228年至234年间,诸葛亮北伐,在巴地征兵更多。
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所述:“臣自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诸葛亮北伐,賨人(板楯蛮)居首位。
《三国人物评传》载:“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大军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兵;公元231年,诸葛亮再出祁山,粮尽退军。鉴于后勤不继,诸葛亮在汉中周围实行了两年大规模的屯兵屯粮后,公元234年再度大举北伐。”两年军屯中,汉中与南江、通江接壤的米仓山是屯粮的重要地方。此间,诸葛亮曾在南江县的桃园、槐树之间,用石头垒起两座城以驻军,人称“东古城”和“西古城”,在汉中和南江交界的山顶筑起点将台号令三军。
通江县宕河上游与陕西西乡接壤的“牧马河”,南江县槐树境内的“城墙岩”、“大小落旗山”、“公房坝”,桃园境内的“麦子坪”、“火石坝”、“矿槽子”、“草鞋坝”、“纸厂坪”等,相传是诸葛亮在这一带屯兵期间,建造营房、以石生火起炊、放牧军马、打井、开矿、造纸、种麦、打草鞋等遗址。在南江县还有“孔明洞”、“诸葛寨”(亦称万人诸葛寨)等遗址。
另传刘备夺取汉中时,大军一部分是经巴中进入的。据:《陕西三省边防记》载,“汉昭烈(刘备)取汉中,大军发葭萌(今广元昭化),由广元、宁强正道人,张桓侯从定远、西乡间道而进。”说明张飞是从阆中经巴中、通江去的,通江县的洪口之所以有“张飞闯黑虎关”之说,通江与镇巴不远的地方有“捞旗河”、“张飞晒旗坝”等,都是张飞大军路过这一线留下的遗迹。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