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巴州刺史薛逢
三、爱民情深民愿姓薛
根据《唐书》、《全唐诗?小序》、《巴中县志,宦迹?薛逢》和《龙文鞭影》载,“薛逢迁巴州刺史,在州五年,有惠政,民歌其德曰:日出而耕,日入而归。吏不到户,夜不掩扉。有孩有童,愿以名垂。何以字之?薛孙薛儿。”这首民谣从字面上看,说明那时的社会风气良好。这种“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社会秩序,在史书上很少见到,只有在周文王时,历史才这样称述,以后只有文字之说,而未曾见诸社会。而薛逢任巴州刺史时,百姓这样歌颂,可见薛逢治理巴州,已是鞠躬尽瘁了。
翻阅历史,唐武宗时,唐朝已由盛及衰,社会比较动乱。而薛逢到了巴州,虽说是任刺史,按刘瑑的说法是让他锻炼,日后委以重任,这是托词,实际是贬职。薛逢深知刘瑑的用心,已料到要回朝廷的可能性很渺茫。所以薛逢不以官职的高低和将来是否得到升迁为目的,决心把自己的政治抱负都倾注到州县的治理上。要治州,重要的是利民而不扰民。故刚一到任,就青衣小帽,深入到百姓当中,了解群众需要的是什么,反对的是什么,以及最关心的是什么,以这些作为自己施政的依据。他首先发出告示,公开税赋的标准和缴纳赋税的办法,让百姓自觉地到署衙按标准交纳,借以达到杜绝贪贿和勒索,杜绝不法吏员为害百姓,扰乱乡里的目的。接着整训兵勇,规定建制,按辖地治安情况和人口多少定员,不能借口摊派费用,也不能借故侵扰乡民’;随之兴办学校,传播良好的道德风尚,纠正不良的社会风气,杜绝吃请,反对大操大办。薛逢到任后,不接受土绅的宴请,办事不收别人的馈赠,下县巡视不执仗喝道,不讲排场,不来迎去送,家常便饭心满意足。每到农忙时,官署放假,吏员或回家耕种,或到边远穷困的地方以及孤寡之家去耕种。同时,政令不繁,有令必行。
五年来,在薛逢的治理下,巴州出现历史上少有的太平景土象。所以《唐书》、《全唐诗》和《龙文鞭影》里才高度称赞巴州;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歌颂薛逢的爱民真情。
四、一身正气一生清廉
薛逢为官,从不低眉折腰事权贵。本来宰相刘瑑和继任宰相杨收,都与薛逢是同榜进士。有这样一个很好的关系,自然是晋升的阶梯。然而薛逢,却不喜逢迎巴结,只知埋头公干,更不会搜刮民脂民膏,自然就无有金银财帛去作晋升的“敲门砖”了。加之他对那些庸才之辈和阿谀奉承之徒,无论他的职务高低,都很蔑视和鄙弃,甚至作诗嘲讽。其后杨收继任宰相,薛逢又写诗讽刺,杨收复又将薛逢贬到蓬、绵(今南充的蓬安县和绵阳市)二州做刺史,就是不让薛逢在朝内任职。后来杨收因事罢相之后,薛逢才召入朝廷,任太常少卿,专门掌管宫廷祭祀礼乐之事。继而再升任秘书监,专管皇宫内廷的文书工作,最后老死于任上。
薛刺史为政十分清廉,混迹宦海几十年,外无浮财,内无余帛,也无产业,到晚年家境萧条。出行时,衣着单薄陈旧,跟班的人少,与其他官员相比十分逊色。一次,他上朝路过街上,正值新进士打马游街,红红绿绿,吹吹打打,前呼后拥,好不威风。执导在前遇到寒酸的薛逢,大呼:“新进士游街,且请回避!”薛逢不屑一顾地说:“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西拂抹来。”意思是说,别看我这副穷相,少年时,也曾凭文章取得过功名;如果我能逢迎巴结当权者,还比你荣耀得多!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