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阳山又名三峰山,位于恩阳镇南,海拔600多米,为恩阳镇周围最高峰。山上有古庙三座:
一为红梅阁,始建于唐代,独占主峰,“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原大门有联日:“俯瞰山林城市;仰望日月星辰”。阁后有仙女石,面积4平方米,上有剪刀、尺子痕迹,相传是红梅小姐成仙处。
二为南禅寺,始建于元代,占地5亩,亦毁于“文化大革命”。寺侧有红梅池,长20米,宽15米,深2米。三为普贤寺,始建于唐,毁于明末,清乏初重建又毁于嘉庆年间,光绪八年(1882年)复修,至今保丛存完好。寺门石柱联云:“仙女红梅到此拈花一笑;书台紫贝与尔念佛千声。”寺左悬崖边有大小两石,形若桌椅,面积4平方米,相传为唐代公子王鹗读书处。义阳山腰有巴蛇洞,洞口高两米,宽5米,洞中沥沥滴水,黑暗阴森,深邃莫测,相传是巴蛇的住所,故得其名。义阳山的红梅小姐,公子王鹗与巴蛇构成了一个完整而美丽的传奇故事,所以巴中有《斩巴蛇》的古装戏剧在舞台上演多年。
据《巴州志》云:
州西七十里,恩阳废县之东三峰山,旧有红梅阁。相传,红梅乃上界仙人,谪恩阳县三峰山石间,化红梅二株,其一向南,其一向北,向南者花繁,向北者无花。每逢南枝花放,奇芬馥郁。唐时县令张公远士建阁其上……置吏守之。后张迁去,嗣陕西王公名瑞者来守是邦,仍令前吏司其事。王有次子名鹗……读书于恩阳山。师出。鹗潜至阁下游,闻阁中婉转清歌声同莺燕。……启视焉……惟壁问题诗一首……诗云:“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栏杆。”后书红梅氏题。鹗异之,旋至树下折枝,归贮瓶中。嗣是,笔砚精整,几窗明净,凡意所欲为,悉如意,若有人拂拭者。鹗愈疑,侦之,忽见少女出瓶中,见鹗欲避去。鹗日:“卿真可人,焉用避为?”……女含顰言日:“妾乃谪仙,蒙君不弃,携贮清斋,君有仙根,与妾有缘……日侍君子,固所愿也。”鹗戏诘之曰:“神仙亦嫁人乎?”梅日:“……因妾与郎君,数有前定……”鹗白:“我指石为媒,可乎?”梅日:“可……然君须延太夫人来,妾欲相见。”鹗以语其母,母遂至,梅果冉冉出,冰姿绰约,裙裾翩跹,飘飘然有出世之概。相见毕,梅谓母日:“妾系王母侍女,小字笑桃,遭谪下尘,令自相修,物色风尘,于今十六年矣,昨蒙公子见怜,我二人本有夙缘……愿太夫人下遣冰修(媒人),仰系松柏(言自己低下高附于松柏乔木之上一样),妾之志也。”……母归商诸王,即聘娶焉……一日,梅日:“数日暂别,妾将赴群仙高会矣。”鹗求偕去。梅日:“去固无妨,但不可妄言耳!”手招白鹤二,各乘一去。至则众仙已先在,有较梅尤丽者,鹗心荡神移,口吟一诗,语涉不庄,众仙怒……梅知之,即送鹗出。嘱令闭目,耳畔惟闻风涛声,半晌……已达馆中。数日后梅始归,形容消瘦。鹗惊问之,叹曰,“妾偕君往……群仙见责,妾益罪谴,悔之不及!”越三年,王公迁秩维扬(扬州),百计携梅本去(用尽办法把梅株带去),加意栽植,石龅微伤其根,岁后复植。一日,有书生巴潜来谒鹗……鹗入语梅。梅日:“此非人,君急以剑斩之,缓则予毒未艾也!”鹗仗剑追慑,不及。后鹗状元及第,因事,出知恩阳县。仍与梅游三峰山,梅不欲行,强之去,至前植梅所……正游玩间,女凄然泣下……因手指日:“彼有洞,深三层,中有巴蛇名潜。长数十丈……潜吸妇女,不可枚计……然使妾之罹此难,亦有定数,不可逃也。君保护太夫人去……可急觅高人除之。鹗与母握女手,依依不忍舍。梅倏忽不见。鹗心惨怛。即于峨眉山访王天君偕来。用草缚豕状,腹贮火器,伏设机关,俟蛇吞腹中,机发而火焰起,跳跃空中,腥秽达数里,次日,蛇浮水面。天君与鹗率众人步入洞,见妇女皆仰首待毙,遂分道遣去。又子洞中燃火,犁其穴。梅出泣拜鹗日:“妾今获谴已满,当归上界,蒙君拯救……然,夙缘尽于此矢。君再与君守,恐干天谴,俟君成功,会须相见有日耳。”遂泣别去。
斩巴蛇的古装戏剧就是根据‘《巴州志》这段文言故事整理编写出来的。
文治寨位于恩阳镇后,1984年建成公园。园内有水池-口,长70米、宽30米、深2.5米,有游船可划,池上建有石拱桥两座。新建飞虹亭一座,占地50平方米,七层八角,高25米。寨左临崖处,建有展览室和红军碑林,占地110平方米。园中有橘园、竹木、花卉和茶园、娱乐室。
登科寺位于恩阳河东对岸,在海拔400米左右的一个山梁的尽头,过去有一座古寺,寺前有一座白塔,与恩阳河畔相邻。宋时乡人谢周卿、谢耕、王绍、谢震、谢樵皆读书于此,绍定年间,先后咸登科第,乡人荣之,故取此名。登科寺过去毁于战乱,只有断壁残垣。寺前的白塔毁于“文化大革命”。寺庙、白塔虽毁,但山的灵秀之气仍在。相传昔有恩阳八景诗,惜时久而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