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将军炮
嘉庆三年(1798),通江白莲教首领冉文俦带教徒千余人,被清将额尔登堡追击,退守于两河口境内张家坝、王家山一带,在龙头寨上铸大铁炮三门,作轰敌之用。三门炮筒大小不等,大炮长2米,粗0.3米,口径0.08米,重约400公斤,装火药一升,装金瓜小炮弹三枚,射程1000米多,落到敌营再爆炸,威力大,人们称之为“大将军”;二炮长1.83米,称为“二将军”;三炮长1.67米,称为“三将军”。当地人传说,白莲教人欲把三将军抬到陕西天池寺,刚抬到黄泥三塘(今永乐境内),被清兵追去,便扔掉了。后来白莲教败,清兵撤。剩下大、二将军,尚存于龙头寨上180年。1977年,公社农具厂工人黎丕云等把这两个炮筒从寨上掀下来铸铧,虽表面已生锈,但还能隐约看得出“嘉庆三年白莲教冉文俦铸”等字样,足以证明其事真实。
二、檬坝塘
距两河口街有2.8千米,此处既是通两河口、檬坝乡、临江乡的三岔路口,又是三官庙河水流入宕水的三岔河口,海拔550米。明朝成化(宪宗)年间,于此置巡检司,取名檬坝关。清朝康熙时裁去巡司,雍正八年(1730)复置,乾隆元年(1736)又裁。农民把巡检司叫“武衙门”,常驻一营兵力。下设三营一哨,上营挖断垭,中营檬坝塘,下营营盘梁各有一连人封锁三条要路。还有教场坝是练兵的地方,道子河坝是跑马射箭的跑道。后塆有埋人坑,那时被杀的人就埋在这坑里,人们叫“万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