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入川时候的两河口
红军入川时候的两河口

1932年12月18日,红四方面军先遣部队红73师217团进抵通江县北部边镇两河口。通江县两河口与陕西省镇巴县永乐乡隔河为界,距离县城70余千米,是川陕两省交界处的一个边陲小镇,由20余户商铺人家聚集而成。

先遣部队到达对岸西乡街后的山垭口,先挖了些战壕(现存遗迹),沿山路下来,被河对岸驻水佛庙山上的川军保安队发现。保安队兵卒急忙跑上街后山上,一边打枪一边问:“你们是哪部队的?”答:“我们是红军,鄂豫皖的,我们不伤害老百姓,是借路的。”这边喊道:“鄂尔款的,是‘乌棒老二’来了,打哟!”两河口川军保安队有百余支枪,全部是土制枪,装一颗打一发。保安队首先开火对红军进行射击,红军的机枪对保安队进行扫射,红73师217团开始冲锋,各分队一边开枪还击一边奋不顾身地向着沟底冲去。红军把保安队吓得连跑带栽下来喊道:“‘乌棒老二’来啦,快跑哇!”打得敌保安队个个闻风而逃。满街大乱,人们关起铺门就跑,都怕中枪,大声呐喊:“‘风搅雪’呀!‘风搅雪’呀!打不得呀!”红军看见对面放枪的人群穿着破烂衣服,和老百姓没有什么区别,担心误伤老百姓,就让政工干部开始喊话:“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来帮助穷人打土豪、分田地的!”对面依旧是零碎的枪声。红军继续开枪,但机枪都是朝天放的。几分钟后,保安队全部逃跑,枪声也停下了,红军经上码头过河,而后冲向河边镇子(两河口)。民团团丁们急忙跑去乡上报信。

两河口驻有田颂尧一个连的兵力[田军的编制为1路下辖2个旅4个团,1个团辖3个营,1个营由4个连编成(其中含1个机枪连);1个连由9个班编成,每个班由14人组成]。当时两河口、罗家河坝、长坪和空山坝四个场镇归檬坝乡。并无“国军”驻兵,乡上驻一个民团中队,有二三十人。武器都是中正式、旧式七九枪,还有一支“虼蚤龙”(冲锋枪),每个场平时有七八个人维持治安。川军认为大雪封山,红军根本不可能翻过大雪山快速来到两河口,因此没有设防。红军一个冲锋,守敌没有进行任何抵抗就闻风逃窜。川军大都是“双枪兵”,许多川军土兵吸食鸦片,必须带一支烟枪,故根本没有战斗力。两河口场镇上的老百姓听见红军的冲锋号声和枪声,男男女女吓得全都往镇子后山跑躲了起来,既不敢回家,也不敢上街。红军政工干部大喊:“老乡们不要跑,手里没有武器的,我们一律不杀!”夜里,红军官兵在房子屋檐下的台阶石上抱枪而睡。被吓坏了的老百姓在后山树林里过夜。第二天清晨,见红军不进老百姓的屋,吃东西给钱,听到红军政工干部宣传红军的政策“我们是打国民党的,打富济贫的”,方才下山。红军入川第一仗,兵不血刃就占领川北重要门户一通江县两河口。

12月18日(农历冬月二十四)这天,两河口当场。当夜,红军全部在两边街沿上露宿,部分到西乡街观音崖农户家宿营。到达两河口的红军领导人有217团团长洪美田、政治委员闻盛世和73师师部参谋李特。次日晚,街上的人被陆续喊回来。他们亲眼见了红军,认定这个队伍好,一批人报名参军,为红军提供情报,还为红军跑路办事。家家户户门重新开了,街上又恢复了平日里的秩序。红军在街上买东西照价给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朱有炽、陈昌秀等成为两河口第一批参加红军的人。

12月19日,红军入川进入两河口的第二天。王树声命令潘天成、丁三斗、徐科长等留下做地方工作,建立根据地,等待迎接主力部队的到来。次日晚上,红军派人对报名参军的人进行简短培训,了解相关政策并接受任务。主要是安定民心,维护秩序。各家各户相互传话,把街上的老百姓喊回来,给乡里老百姓传话:“红军只打土豪劣绅,是保护穷人(工人)的,是穷人自己的队伍。大家快回来安心生产生活。”街上董把式(称杀猪匠为把式)的老婆就负责喊话西乡街,西乡街的又喊话观音崖的、小河里的、大河里的…给新入伍的讲政策、讲纪律,布置任务。宣传工作使更多的人了解红军,把两河口建成入川的第一个根据地,筹建第一个乡苏维埃,协助红军购买军粮等必需品,调查地方各方面情况,准备迎接红军总部及全体红军过境。

12月20日,红军入川,两河口的地主豪绅跑了,民国通江县政府当天就迁到南充。当晚,红军在老乡家住宿,从街上、西乡街到大小两河的住户家都住过红军。红军建立入川的第一个工农革命政权一两河口乡苏维埃政府。为使主力部队迅速通过两河口进军川北,师长王树声令红217团2营留守两河口,组织人力,将4只木船横排于场口的川陕界河上,船上铺以门板和木板,搭成三路纵队可以通行的浮桥,是川陕苏区时期第一座浮桥。团长洪美田率主力继续前进,占领泥溪场,直下苦草坝。是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政治部主任陈昌浩,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张琴秋等红四方面军领导人进驻两河口。是日,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要领导在两河口上街一个茶铺里,草拟《红四方面军入川纲领》,并在泥溪首次高干会上发布。两河口乡苏维埃筹备迎接红军主力次日入川,着力筹建长坪区苏维埃政府。

12月21日,红四方面军主力14000余人翻越大巴山,通过两河口,两河口乡苏维埃组织群众放火炮子(鞭炮)欢迎红军,“噼里啪啦”的响声加上山谷回声,犹如枪炮齐鸣,家家户户的门口铺满了鞭炮的纸屑,满街满巷弥漫着爆竹的烟气。战友们跳着、抱着、笑着、尽情地欢呼着。许世友所部下了巴山顶后,走核桃树,经庙坝、流水崖到沙窝寺。当他们到达沙窝寺时,听见街上爆响一片,以为打起来了,派人侦察,回来报告说:“是放火炮子欢迎我们呢!”

12月22日,部队在两河口并没有停留,一路疾进,走了100多里地后,到达泥溪场,红四方面军总部驻泥溪。次日,红军在两河口筹备建立赤北县苏维埃政府,红军主力部队直抵苦草坝。

25一28日,红军干部徐科长在檬坝塘成立第一支游击队,初名“挺进队”,有队员32人,指导员姓张,队长姓陈。

12月29日,根据红军总部会议提出的“停止转征,建立川北革命根据地”方针,由潘天成、丁三斗、徐科长三人从23日起组建的川陕边区第一个县苏政权一赤北县苏维埃临时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县址设两河口中街,县委书记为潘天成,县苏主席为丁三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