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芝泉,本名黄定真,原住通江县罗家河坝对河帽合寨,出身贫寒。其父名已无可考,为人老实忠厚,靠打草鞋卖为生,很早去世。母亲姓何,能干。其时有姓范的远方人,在通江县两河口暂住,能说会道,后来在两河口当了“乡约”,就在他家“管弦”,在两河口寨巴河油房里定居。其母前后生八子,黄定真排行第六,他本是范姓之后,但执意与前面兄长一起姓黄,只有两个兄弟姓范。黄定真自幼聪明好学,家贫读不起书,是舅父何亚卿(何子安)送他读书。读小学与付芝国同学,零花钱皆出于付,最终读至巴州陆军军官学校毕业。黄定真毕业后,先后在泥溪、檬坝国民小学教过书,当过“练长”。后来与杨辉如、朱海如等在铁溪办炼铁厂,他的厂主要在元坝子,生产并经营生铁板、对铁,获利甚丰。先后在长坡、柏树坪买置田地,并从王二掌柜(王应槐,陕西省省参议员,简池礼堂坝人)手中购买了杨家营的整片田地,修建豪宅一座。前院为中式长五间的大四合院,置院墙,门首大书“泉庄”。墙内书“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八个字。
后院为西式三层小洋楼,土木砖砌成,时无水泥,楼顶平层以桐油石灰铺就,楼前有花园,中设甬道,植玉兰、芙蓉、紫藤等名贵花木。楼底四根四方砖柱,浮饰有西式风格,上刻两联,曰“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林泉由我览,名利使人忙”。建筑文化气息甚厚,开一方眼界。
“练长”官小,仅相当于民兵连长,但黄定真工于计谋,治理有方。时巨匪袁刚盘踞曲江洞,屡犯汉中各县。汉中派干团长带兵剿匪,围攻曲江洞三月不下。罗虽自知必死,但想找妥人安排一下后事,于是宣称:“要我罗某投降,非黄定真来不可。”罗玉成是汉中人,其母与黄芝泉李姓夫人有挂角亲,罗敬佩黄定真为人,故出此言。
黄遂使人从汉中接来罗母,亲送洞口,安排罗玉成母子见面。罗见母面,号啕大哭。母亦大哭,说:“儿啊,你犯下了滔天大罪,逃不了,就听黄先生的话出来吧!”罗玉成提出三个条件:一是派十二个兵把他大夫人送回渠县,二是派人把二夫人送回汉中,三是不要伤害老娘。只要同意这三个条件,就令所有匪兵立即缴械,全部遣散回家种田。黄定真满口应承,并说:“汉中八县要你人头,你的头就悬于汉中吧!”
此后,通江县当局见黄定真果有才干,任命他当东五区区长(辖现今的铁溪、永安、瓦室三个区),治所在永安,后来又擢升县参议员,他当区长是在20世纪40年代,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半年,卸任区长。
黄芝泉执政期间,重视文化教育,那时只有铁溪的国民小学才有高小班,他每周去上两节国文课,并批改作文,从不要报酬。空山坝没有国民学校,联保主任杨在珊,听说鲜县长要上来视察,就写了些欢迎标语,找人倒转贴于錾子岩,鲜县长问其故,杨说,我们这里没有学校,老百姓不识字,找不着尖尖头头,遂请县长拨款建校。后来拨了两千石谷子,但杨只建了两间草房了票,私吞甚多。托人代信约杨来家耍,一耍三天,黄只请吸烟、品茶、饮酒、吃饭,不提正事,杨终于发作,吐出部分私吞款才了事。
两河口木诺槽宋代仁是一方恶霸,力气特大,可提上小磨扇追赶疯狗,无人敢惹。他强奸了他亲生女儿,犯了大罪,竟无人敢侧目。黄定真得知后,只给宋代仁代了个信,宋代仁不敢做结,请了十个挑夫挑了财物到杨家营“赎罪”。
黄当区长时,永安得汉城人李宗品任区队长,手下有十几条枪,后来不知因何造反,当了土匪,盘踞在黑毛沟高洞子。此洞甚大,可供百十号人操练,有水有柴、有粮、有磨子,县上多次围剿莫能奈何。后知李与黄暗通,便勒令黄剿李,交不出李当黄以李论。黄回杨家营,邀李前来叙旧,双方不带兵卒,李甚惧法办,黄说:“有我周旋,你怕何来。”一夜李入黄宅,为伏兵擒绑送县。
黄芝泉身材中矮,国字脸,背微驼,常穿一件灰绸长衫。眼睛近视,教书时,同事何东升先生以诗讥之曰:“有位相公生得奇,为锁书箱夹着眉,日照窗前拿弹子,月移花影拾柴枝,更有一番堪笑处,吹灯烧破嘴唇皮。”
黄的文才不错,为东五区之佼佼者。通江县一出东门,论钱数杨辉如,论文才与名望数黄芝泉。他胞弟范学理结婚,场面空前:三个礼房,银圆用窝盖盛。无法以热菜席着宴客,全用凉菜,筲箕打饭。镇巴、通江两县来兵保卫:通江县县长鲜炽贤亲临致贺。黄定真二哥死时,其嫂未育,黄作挽联:“兄已死,嫂已病,责任我虽担起。孝未终,嗣未立,只当你要转来。”
黄定真出身平民,虽身为区长,富甲一方,但他亲近平民,不摆架子,即使是他的佃户、工人,他也要陪他们一起吃饭,还常周济特困乡民。黄大明本姓贾,住檬坝,弟兄八人,家甚穷,又遭拉壮丁,他收为义子,为其成家。
1951年,黄芝泉与杨辉如、朱仕宦等六七个地主恶霸大头均囚于长坪区所,他女婿徐永寿怕他第二天会遭枪毙而不得全尸,秘送安眠药水,死于囚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