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长赤镇龙泉村
南江县长赤镇龙泉村

一、地址

龙泉村位于长赤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方向8.1公里,东与文星村相连,南与红光花石村相接,西邻玉湖水库,北与双山村二社冯家沟水库相依,东西长约2.3公里,南北距3.5公里,境内最高海拔790米,最低海拔610米。石笋是该村地标,经最近现场测定,石笋位于东经106°39′,北纬32°62′。石笋基石海拔高693米。

二、历史沿革

龙泉村传统村落的发展,其历史演变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张氏先祖抢占落居于此,村落始于清代,聚族而居。

第二阶段:20世纪前半叶是动乱时代,特别是1958年玉堂水库的修建,大批库区移民迁居至此,形成了村落群。

三、名字来历

村内有一寺庙名龙泉寺,位于1社,此寺庙供奉四大天王、十八罗汉和众多佛像。寺侧有一股泉水既可供村民世代饮用,还可灌溉周边农田。泉水绕古寺,宛若蛟龙,流向远方,故该地称龙泉寺。龙泉寺旁,曾修建有一所学堂,后于1966年至1976年期间被拆毁。

四、历史遗迹

村内有清代建筑25套,这阶段村落建筑是典型的川北民居,穿斗结构,年代久远,多有破损,现保存的张氏祠堂和三层穿斗结构的凉亭具有独特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

随着新中国成立后聚居农户的不断增多,20世纪50至60年代,依然建修了一部分民居,以四合院、三合院,土木结构为主。21世纪以来,村民生活渐渐改善,这阶段出现了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特别是在2008年地震后,修建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逐步增多,但村落内依然保留着民风民俗,以及大量的传统建筑,石笋坪古村落成了龙泉村的核心部分。

石笋坪:位于龙泉村中心。圈子梁山脉尾端半山腰处,原有两石笋。其中一个逐年风化已倒塌,现存的一个高30余米,厚10米。传说,巴中县县太爷早晨洗脸,在脸盆中看到一个石笋,就派人四方巡查,终于在龙泉村石笋坪找到了这个石笋,县大爷就在石笋腰部盖了一个大印。至今印痕仍隐约可见。又传:张献忠剿四川时,张氏家族张闻政、张闻仁两弟兄躲在白岩缘半山腰五花洞中,藏了三年,洞宽200多平方米,且常年有水流出。张献忠的士卒还发现从流水中跑出几条鲤鱼,张献忠知道这洞里的人剿不了,就退兵了。张闻仁兄弟后来搬到石笋坪居住。现在繁衍人口达40多户、150余人。

传统村落石笋坪,有古建筑、院坝、步道、农田、水系等5个主要要素。其建筑风格以川北民居为主,建筑年代以民国时期建造为主。其中土瓦、土木结构居多。民居多近农田,便利耕作,相对集中。有的大户人家则集数十间房为多进院落的大建筑群,聚集在一起,独显巴山地区特有的民居聚落形态。

石笋坪传统村落除传统建筑、石阶铺地、沟渠、祠堂、石笋、古树名木、古井、张氏凉亭等自然景观等以及村落外的山水环境。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疱汤节、赛龙舟、打腰鼓、民歌、雕刻技艺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