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杰,男,1906年7月出生在南江县上两区(现桥亭镇)元山寺坝里一户姓赵的富绅之家,赵家是当地的知名大户,拥有许多的良田沃地竹海森林。在父爱和大山的怀抱中长大,过着舒心而又安逸的生活。父母希望他继承家业、光宗耀祖,守住山林地产,给他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赵彩林。
五岁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在本地祠堂一直读了七年私塾,他虽是富家之子,却深深同情劳动人民。1928年,姐姐赵三姑娘,被国民党部队团长俞海清看中,嫁去做了太太。不久,时年25岁的他便也沾上组姐的光,被俞团长招到部队里去干了一年多,因军事才能出众,当上了营长。1931年,军阀内战,俞团长所在部队连吃败仗,带着残兵败将向重庆方向逃去,鉴于国军纪律涣散、欺压百姓,他十分反感,回到了家乡。国民党地方政府看其军事才能,请他出任上两地方的团总。
从上到县城一百多里,山高水急,林深兽多,道路十分艰难,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优势,组织民工,带领团丁,沿途搭了二十四座木桥,方使过路行人。他还将家里的钱粮用来周济附近生活十分艰苦的穷人;在上两街上自费设立孤老院,使孤老残疾人不再过乞讨生活:联合和要求当地的富绅持资筹粮。兴办义学,免费让穷人的孩子上学读书,深受群众的尊敬和好评。他立志要当一名为民办事的英雄豪杰,并将自已的名字改成了赵杰。
赵杰为穷人办的好事越多,便越受到县衙门一伙人的嫉妒和排斥,他们见赵杰不但不帮助他们搜刮民财,为他们的横行道保驾助威,反而处处与他们作对,帮老百姓说话,便认定他不是自已一条凳上的人,是开初选错了人才,于是这伙人多次悄悄开会商量,决定排除这个障碍。他开初准备以通知开会为名,直接强行解除他的武装,但又害怕他武艺高强,枪法娴熟,和团丁不服,不能就范。后来便只得改用另一种方案:说南江地域宽广,团练局必须分成两个分队,对赵杰美其名曰委以重任,驻守全县北大门,任上两分队长,不再担任管行政的团总,这样既排斥了对方,又削弱了他的权力。
时值川军第二十军杨森部旅长任伟章率队进驻上两桃园一带。任部是一支对共产党和红军有着特殊好感和向往的军队,他们在中共地下党员李载浦、张友民等人的组织策动下,早就身在曹营心在汉。任伟章到桃园后,立即成立了“川北民众救国义勇军”,并自任司令。不久任领导军队到上两并住到赵杰家中。赵杰对任司令及全体民军盛情款待,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时,赵杰表面上完全服从县衙安排,暗地里却积极筹划加入川北民军。通过几个月的准备,先后卖掉自己赵家岭、团包子等地的树林和土地,以及家中的玉石门坊,买了一支双筒枪和八音子手枪,一切都已就绪,直到最后关头,还想到要将练局的武器带给民军。
于是,在一个狂风呼呼的夜晚,他带上吴金全、朱和元、赵其林、覃玉璞、吴正阳、赵志田等十多名最亲信和勇敢的士兵,冒着生命危险,悄悄进入县城,将正在睡梦中的团丁和马队长一伙,统统来了个五花大绑,夺取了当时最好的十八支步枪,第二天一大早,他带上所有团丁和枪支弹药,正式宣布加入了任伟章的部队,随后不久,任部又全体起义,参加了红军,接受了改编,赵杰任独立师一团副团长。
1932年12月,部队急速进发,当部队行至南江县大河口一带,与田颂尧部刘汉雄一个团遭遇。赵杰奉命带领一个团,迂回占领左冀制高点。他二活没说,提上手枪,带上突击队员冲在最前面,很快爬上了河对岸的山尖。他躺在最前沿的雪地上,指挥部队就地埋伏隐蔽。成群的敌军如蚂蚁一般,狂呼乱脚着从北面山坡涌上来了,情况十分危急,但他沉着冷静,最大限度地让敌人接近前沿阵地后,他才把枪一挥,突然开火,机枪、手榴弹一齐吼叫,给敌人以措手不及,大量杀伤。然后立即发起冲击,将敌全部击遗,并乘胜追击了十多华里,歼敌两百多人。保证了部队的顺利前进。在这次战斗中,他左眼负街,儿乎失明,留下终身的残疾。
1933年元月,红军经赶场,进抵到南江县城之北大门的鹿角垭之山脚下。鹿角垭山高坡陡,地势脸要,几个山尖高耸入云,酷似鹿角,互相依存,是南江县城的一道天然屏障。敌人为了守住南江,前已派了三个团的兵力,重点防守,火力交叉,互相配合,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红军发动了九次正面强攻,都已失利,人员伤亡较大。稍稍休整后总指挥部又传来命令:再次组织攻击,正面诱敌,两翼强攻,坚决攻下垭口。赵杰枪伤未愈,又带领全团,配合兄弟都队,从右翼山坡发动了进攻。这是一场艰苦而又壮烈的攻坚战。他和士兵一样冒着枪林弹雨,奋勇前进,左杀出一条血路,最后,部队终于压住了敌人的顽抗,一举攻占了垭口,后来,红军打扫战场,才发现赵团长双腿血肉模湖,已昏死了过去,鲜血染红了他身子下土地。经卫生员全力抢救,捡回一条性命。
大约在1933年的深秋,倒在张国焘的左倾路线中。
根据1991年南江文史资料,袁聪《青山忠魂》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