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灵山观音殿堂的签筒内,装有 105 支竹签,供人抽问。凡抽签者,跪于菩萨面前,双手捧筒而摇后,筒内自动跳出一支竹签来。竹签上书有编号,用签号去对应书 (签书) 号,书号上有解语。

虚幻的解语是否预示准确呢?笔者的熟人中,有的去抽过签其有诚信者,亦有好奇者,还有同去的“试试”者,据他们所言:“有些相像”、“有点相像”。

一位姜姓老友,多次说到:1955 年,我们高小毕业考初中,是十里中一。考后,在等待发榜期间,我和同去投考的好友夏某,想知自己是否能录取,一道去阴灵山抽签。我所抽的一签的解语是:“不用焦,不用愁,待至时机到,纵步一跃过河东”。罗道士说:“你已上榜,准备入学”。结果真是如此。夏某在学校比我成绩好些,他抽签的解语是:“黄瓦就是黄瓦,黄瓦不能变成铜瓦”。结果他名落孙山。

一位经商的蹇姓年轻者,上世纪 90 年代一热天,到外地去收帐。为知吉凶,上阴灵山抽签。签书言:“想集财,不如集德,与其向佛,不如门佛,财空其尽有风波,只恐不能晚过”。这位年轻人心想:“未必如此?”硬着头皮去了。去后,发生斗殴等事端,欠他的 17000 元货款也因欠者外逃而付之东流。

过去一位张姓女士,想知自身后来如何和其子之前程,上庙抽签。签书道:“老者具福禄,少者入高门”。说准了,她是一退休干部,每月退休金千多元,儿子大学毕业后进人国家机关工作。

有位智者去观音殿瞻仰,见同去的几位抽签问事,他心中茫然,不知求问什么而抽了一签,签书释道:“一根丝线称金命,勿增勿减勿重轻,一生作事心公正,才高北斗受人钦”。同行者说:“是真实写照”。

有位男士,见同行者都抽了签,他徘徊不定,也抽了一签。对号签书上是这样 4 句话:“来人心不专,勉强来抽签,菩萨生了怒,罚油三斤半”。在场者见后,嘎然不语。

抽签,是阴灵山风行的一民俗。签书所载释语,虽缥缈虚幻,却令人回味。

3 thoughts on “阴灵山抽签趣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