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论
道光二年,位于通江县东北的安仁里、长宁里共六甲地划归太平县(今万源市)后,二百年来二县(市)边界再未变动。图为2019年8月26日,通江县民政局联合万源市民政局,就“万通线”进行联合检查。联检工作人员对界桩周围遮挡物及杂物进行清除,并用油漆将界桩上的字样描红,拍照存档。李思体 赵 志 供图
嘉庆二十五年,由卓秉恬奏请,道光元年川陕楚三省督抚会商,军机大臣会同吏、兵二部议复,道光帝裁定,历经复杂的互动过程,最终添置陕西砖坪厅、湖北白河口厅、四川城口厅及复设太平等县,维护了川陕楚三省交界地带的统治秩序,使三省交界地带这一“内地边缘”有效纳入清帝国的统治体系之中。
太平厅析置城口厅,单从疆域而言,是将太平厅一分为二,辖地缩小,民户亦相应减少,便于地方官府管控。余下部分疆域及民户复设太平县,与之相邻的巴州、通江县幅员广大,同样是出于便于管控的原因,将巴州、通江县与原太平厅相邻地带的土地、民户分拨入复设的太平县,如此,巴州、通江县疆域及民户也就缩小和减少。这种调适,目的是做到巴州、通江县、复设的太平县一州二县疆域和民户相对均衡,体现了统治者的良苦用心,既方便官员视察、衙差拘捕人犯,也利于民户完粮纳税、考试、户婚、词讼等等。这是官府针对内地边缘设计出来的制度规范和治理模式,体现了清王朝边地治理的灵活性和统治的多样性。
道光元年的设治,四川省新置一厅、复设一县,牵涉相邻州县田土、民户的局部调整。以巴州为例,分拨十四场镇入太平县后,较之其他散州,幅员仍然不小,依然难于治理,其官员缺分、政区等第依旧为乾隆五十六年(1791)所定的“要缺”和“繁、疲、难”(见《清史稿•地理志•四川保宁府巴州》)不变。“第以今境而论,则幅员周千八百余里,不可谓不广也。其间分列市场六十余所,以资贸易。而崇山峻岭之中,居民星散,少有村落,保聚守望为难。而且邻近交通,途径丛杂,盗劫匪徒,不无互窜,距城窎远,常有鞭长莫及之虞。”〔《(道光)巴州志•巴州全图》〕迨民国二年(1913)巴州改名巴中县,驻江口镇的州判署随之改为分县署,州判亦更名分知事(民国四年更名“县佐”)。三十三年(1944)一月,冯均琏、邓江镇等人联名呈文省政府,请求分治;三十四年(1945)十月十八日,国民政府行政院第六百七十四次会议决议:置平昌设治局;次年九月一日,正式成立平昌设治局,与巴中县分治,并从巴中县划出十六个乡镇及青龙坎(今平昌县青云镇治地)五个保入平昌设治局(通江县、达县亦有乡镇划入)。三十七年(1948)十二月一日,平昌设治局正式升为平昌县。此次分治,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道光元年的设治都提供了蓝本,从“巴平”分治中,我们都能看到道光元年设治的治理模式。此次分治,彻底缩减了巴州/巴中县的疆域与民户,真正使昔日的“野巴州”瘦身变小,基本实现内地边缘逐渐从“化外之区”变为“化内之区”目标。(周书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