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巴人军事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古代巴人的军事发展历程,分析了其战争起源、兵器、军队建制、军事据点、军事将领以及历史贡献等方面。重点内容包括:巴人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战争原因、巴人兵器的种类和特点、巴人军队的建制和兵种、巴人重要的军事据点、巴人杰出军事将领的事迹、巴人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巴人忠勇信义的精神。

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其上游的巴蜀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下游的吴越文化,与北方的齐鲁、三晋、秦陇等中原文化交流融合,如同“满天星斗”共同构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

一、巴之发展历程

巴蜀由来古,殷商已见传。巴人、巴族、巴地、巴国从内涵和外延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综合性概念。

从族群看,史学界均认为早期数巴并存,但在起源、发展等方面尚未形成一致意见。如:徐中舒认为巴为江汉诸姬之一;蒙文通、蒙默等认为先秦至少四个巴国,秦灭的是姬姓之巴,楚灭的是枳巴;邓少琴认为白虎之巴、巫诞之巴、太皞之巴是不同的族群;缪钺提出廪君巴与板楯巴不同族,廪君化为白虎,板楯蛮则以射白虎为事;李绍明认为广义巴人包括“濮、賨、苴、共、奴、獽、夷、诞之蛮”,狭义则指巴国王室,其源可追溯为濮越、氐羌人。

从名称看,孔子修《春秋》、司马迁作《史记》,强调正统观、夷夏观以“正名定分”,巴人被夷化、多被称蛮,如以居处之地而称“五溪蛮”“巴郡蛮”“溇中蛮”等,以崇拜图腾称“白虎夷”“弜头虎子”等,以 其祖宗之名而称“廪君蛮”,以其狩猎工具而称“板楯蛮”,以其赋税而称“賨人”。

从地域看,胡厚宣认为巴在殷之西北;唐兰认为巴在西南,武丁之世,西连巴蜀;顾颉刚认为早期巴族分布在汉水流域。在武丁征讨巴方后,逐渐向峡江地区、嘉陵江流域迁移,“及七国称王,巴亦称王”,“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覆盖了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和嘉陵江、渠江、汉水、清江、沅水、乌江等“三山六水”。“巴蛇吞

象”的传说,表明巴人曾远涉洞庭湖,并战胜了象图腾的本土民族。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为平息西部巴人暴动,多次将其迁移到东部西阳(今黄冈)形成了“五水蛮”,巴人为怀念故土而命其河名巴水。

从习性看,巴人具有独特的劲勇尚武、信鬼事巫、架木为居、制盐酿酒、图语文字、巴氏器具、图腾崇拜、锐气喜舞、频繁迁徙、船(悬、岩)棺丧葬等十大显著特征。巴地山高林密、阴冷潮湿、瘴气弥漫、疾病流行,故巴人对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利用较早。茶“其味辛、性热,饮之疗风”,芳篛(魔芋)能消肿、攻毒,巴戟天能壮筋骨、法风寒,花椒能温中、去寒、驱虫,黄芥、茱萸辛辣刺激(辣椒是明末才传入中国的),姜能散寒、御湿,形成了巴地人民麻、辣、咸、鲜等基本口味。

作者:刘丹

THE END
打赏
海报
古代巴人军事研究
本文主要探讨了古代巴人的军事发展历程,分析了其战争起源、兵器、军队建制、军事据点、军事将领以及历史贡献等方面。重点内容包括:巴人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