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历代进士辑考

(二)巴中籍非进士而误载为进士者8人

对资料的甄别、理解存在着差异,或是“旌乡贤,美邦族”“光宗耀祖”的观念,是造成巴中籍非进士而被误载为进士的主要原因。举正其误,本是费力不讨巧之事,也有可能造成鲁鱼亥豕之失,还望指正。

1.张铨、张弦、张本(明代)

张铨。据《巴中历史文化名人》附录《巴中历朝进士名录》记载:张铨,明代,生卒不详,恩阳区人,云南布政使,入士时间成化十七年(1481)。[230]据《恩阳历史名人录》古代先贤篇《兄弟进士张铨、张本》记载:张铨,明正统六年(1441)出生在石城老龙潭,“成化十七年(1481)获殿试二甲第七十七名,赐进士出身,留朝廷户部为官,后调任云南布政使,负责云南省的财政税收、民政事务。”[231]《兄弟进士张铨、张本》文后注明资料来源之一为《明清进士录》。查《明清进士录》在“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录中,有张铨的传略:“张铨(?—1621),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三甲二百一十三名进士。山西沁水人”。其死因记载明确详细:“熹宗时,巡按辽东,城破,不屈死,谥忠烈。”[232]从时间上看,两个张铨,一个生于1441年,一个死于1621年,中间相隔180年。

据《明代登科总录》收录有关进士张铨的传略者有三:其一,据《明代登科总录》“成化十七年(1481)辛丑王华榜”所记载:“张铨,字文衡。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郎中信孙。明成化十七年进士第二甲第七十七名,赐进士出身。初授刑部将西司主事。历升郎中,官至广西左参议,卒于任。《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成化十七年进士登科录》:第二甲九十五名赐进士出身:张铨,贯浙江杭州府钱塘县。民籍。国子生。治《书经》。字文衡。行一。年四十三,六月初三日生。曾祖贵,赠员外郎。祖信,吏部郎中。父磷。母徐氏,继母李氏。慈侍下。弟镇、锡。娶吴氏。浙江乡试第六十九名,会试第六十六名。”[233]并引列《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明成化十七年进士题名碑录辛丑科》、明俞宪《皇明进士登科考》卷八《成化十七年辛丑》、明张朝瑞《皇明贡举考》卷五《成化十七年》、《明实录·孝宗实录》卷一四六“弘治十二年正月辛酉朔”、嘉靖《仁和县志》卷十三《纪遗》、清盛子邺《类姓登科考》等资料佐证。[234]其二,据《明代登科总录》“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杨守勤榜”还记载了另一名进士张铨的传略其一,“张铨,字平仲,号五鹿。北直隶大名府大名县人。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三名。赐同进士出身。初授平阳府推官。历官兖州府知府,升辽东按察司副使,官至参政。”[235]其三,据《明代登科总录》“万历三十二年(1604)甲辰杨守勤榜”所记载的张铨,与《明清进士录》“明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录中所记载张铨为同一人,并引列了其他十六种资料相佐证。[236]

张弦。据《巴中历史文化名人》附录《巴中历朝进士名录》记载:张弦,明代,生卒(1567—1640),恩阳区人,湖广布政使,入士时间万历四十一年(1613)。[237]据《恩阳历史名人录》古代先贤篇《明清老龙潭一门俊秀》记载:张弦,1567年出生于恩阳老龙潭。“明万历四十一年

(1613)获癸丑科殿试三甲第二百六十六名进士,留在朝中礼部为官。

[238]据《明代登科总录》第二十二册“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周延儒榜”记载:“张纮,字小有。河南汝宁府商城县人。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第三甲第二百六十六名,赐同进士出身。初授中书舍人。改浙江道监察御史,养病归。”并引《万历四十一年会试录》《国朝历科题名碑录初集·明洪武至崇祯各科附·明万历四十一年题名碑录癸丑科》、明何出光等《兰台法鉴录》卷二一《万历朝》、清盛子邺《类姓登科考》等资料佐证。查“万历四十一年(1613)癸丑周延儒榜”,没有任何张弦的相关记载。[239]

张本。据《巴中历史文化名人》附录《巴中历朝进士名录》记载:张本,明代,生卒不详,恩阳区人,云南巡抚,入士时间成化十一年(1475)。[240]据《恩阳历史名人录》古代先贤篇《兄弟进士张铨、张本》记载:张本,1443年出生于石城老龙潭。明成化十一年(1475)“他以优异的成绩获二甲第四十七名,赐进士出身。留朝廷吏部任职,十年后钦点云南巡抚。”[241]据《明代登科总录》“成化十一年(1475)乙未谢迁榜”记载“张本,字孟端。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成化十一年进士第二甲第四十八名,赐进士出身。初授南京工部主事。累官襄阳、青州、吉安府知府,历湖广右布政使,张官右副都御史、巡抚江西。”后引列九种不同资料相佐证。[242]

据巴州区光辉镇白羊坝村“故始祖张公讳懋道老大人一位之墓”碑志记载:“国初太祖大人,系明远祖一任云南布政曰铨、一任云南巡抚曰本之嫡嗣也。”此外,碑志中没有关于张铨、张弦、张本中进士的任何记载。

恩阳区石城老龙潭有张氏始祖张述何墓,墓碑树立于康熙二十七年,其碑志由渠县丙午科举人李秀奇撰写,碑志内容没有关于张铨、张弦、张本等中进士的任何信息。其背面碑志,记述了道光四年岁次甲申孟冬月二十五日重修张述何墓的缘由:“孙等犹恐,世远年湮,碑残碣断,爰谋更新志文。一仍其旧……添立旗杆、石狮,昭先德也。”碑志为张述何之来孙庠生张元勋“沐手敬书”。碑志中详列了本族各房“或仕或贡,或廪或庠”20余人,也没有关于张铨、张弦、张本等中进士的任何记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张铨、张弦、张本,非殿试进士,为误记。

2.张锽(清代)

据《巴中历史文化名人》附录《巴中历朝进士名录》记载:张锽,清代,生卒不详,恩阳区人,广东钦州知州,入士时间为乾隆年间(1736—1795)。[243]

据《恩阳历史名人录》古代先贤篇《明清老龙潭一门俊秀》记载:张锽,1693年出生于恩阳石城老龙潭。“乾隆元年(1736),朝廷开恩科,他朝考金榜题名[244]据《清代进士传录》“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记载,该科共取进士344名。其中第一甲3名、第二甲90名、第三甲251名。每人按名次排序,且均有传略,其中没有张锽的名字。“乾隆二年(1737)丁巳科”记载,本科为清高宗登极恩科。该科共取进士324名,其中第一甲3名、第二甲80名、第三甲241名。每人按名次排序,且均有传略,其中也没有张锽的名字。[245]

据《巴中历史文化名人》附录《巴中历朝进士名录》记载,张锽为“广东钦州知州”。道光四年(1824)维修恩阳区石城老龙潭张述何墓茔时,所立记事碑(阴面)记载:“四(房)孙锽任广东钦州吏目”。光绪二十年(1894)所立巴州区光辉镇白羊坝村张懋道墓碑(阴面)亦有“广东廉州府钦州吏目侄曾孙锽”的记载。据《恩阳历史名人录》记载:“张锽,1693年出生于恩阳石城老龙潭。”,立碑时,距其出生已有130~200年,墓碑对其功名的记载应更为确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张锽,非殿试进士,为误记。

3.岳贞(清代)

据《巴中历史文化名人》第一篇《一门三进士五举人的岳贞父子》记载:岳贞(1623—?),南江县上两乡(今桥亭镇)洋滩河人,字子介,派名允昌,学名石斋。生于明天启三年(1623),卒无考。清顺治十一年

(1654)中举,顺治十六年(1659)中进士入翰林院……其父子“一门三进士五举人”之盛况享誉文坛。[246]《南江艺文志·上》记载:“贞有父

子九人,举人四,进士三(岳贞、岳度、岳维)。”[247]

道光《南江县志》中卷《乡贤》记载:“岳贞,字石斋,顺治甲午举

人,官户部员外。康熙丙午分经得张玉裁等多知名士,己酉秋典试京闱,明年捷南宫者八十余人,咸谓得人之盛,未有如是科者。后出守天台、邵武,以廉爱才能著称,解组归,著有《几江诗集》。”[248]民国《南江县志》第三编《人士》岳贞条亦有相同记载。道光《南江县志》、民国《南江县志》均没有关于岳贞中进士的记载。查《清代进士传录》“顺治十六年(1659)己亥科”(本科为加科)记载,本科取第一甲3名、第二甲96名、第三甲277名,共376名,每人按名次排序,且均有传略,其中没有关于岳贞的记载。[249]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岳贞顺治十六年(1659)中进士,为误记。

4.岳顺(清代)

据民国《南江县志》第二编《选举·进士》记载:“岳顺,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历任江苏太平娄县知县。”[250]余皆无考。查《清代进士传录》“康熙三十三年(1694)甲戌科”记载,本科取第一甲3名、第二甲40名、第三甲125名,共168名,每人按名次排序,且均有传略,其中没有关于岳顺的记载。[251]南江县岳度,亦是此科登胡任舆榜三甲第四名进士,如果岳顺亦是此榜,不可能没有任何记载。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岳顺登“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进士第,为误记。

5.何岚崧(清代)

据《巴中历史文化名人》第一篇《晚清进士何岚崧》记载:何岚崧(1836—1924),字文现,号少峨,南江县正直镇荆江村人。清咸丰末年贡生,同治年间进士,民国十三年(1924)病逝,享年八十八岁。秉性刚直,疏财仗义,不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仕途,进士及第不候缺,坐拥功名不为官,终身设馆执教,兴办私学,传道授业,以文化人,控烟禁赌,倡导农耕,为一代名儒。”[252]其主要参考资料是南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南江县志》(2011)。

据《南江县志》(2011)记载:“何岚崧,字文玑,号少峨。生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正直镇东坡(今荆江村)人。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广涉史诗,清同治年间科举中岁进士。中岁进士时,时值国势垂危,列强入侵,军阀混战,民生凋敝。面对人生仕途,不苟全于乱世,不求达于诸侯,胸怀丧权辱国之耻,甘淡濡修,不盼其官,兴办私学,立志育人报国,桃李满门,成为一代鸿儒。一生禀性耿介刚直,无畏权贵,敢作敢为,威名远扬。”[253]

所谓“岁进士”,是对岁贡生的一种雅称。“岁贡”之名,源于明初“各学岁贡一人”。也就是说,各地府、州、县学的“生员”,俗称秀才,按期选拔贡入中央国子监,俗称“出贡”,称“贡生”。秀才出贡,就等于在府、州、县学毕业,成了国子监的监生,俗称太学生,取得了出仕做官的资格。按例,开始只能做“候选训导”,就是候补州、县学的副学官。“岁进士”作为一个雅称,可以写在族谱和碑文里,一般不能用于正式的文书中。

综上所述,何岚崧“清同治年间科举中岁进士”,非殿试进士,实乃贡生。

6.吴德潚(清代)

据“平昌文化系列丛书”之《古今人物》记载:吴德潚(1848—1900),

字季清,又字筱村,号寄髯,晚年自号双遣居士,平昌县白衣镇人。自少聪敏,博极群书,精通佛理。清同治十二年(1873)拔贡,本科中试第三名举人,考取咸安营教习,任满,大挑一等知县不就,历试礼闱皆报罢,侨寓都门与士大夫游。文章书法卓然名家,一时名公巨卿皆称之。光绪八年(1882)中进士。光绪二十二年(1896)选浙江西安(今衢州市)知县,至省即调暑山阴县(今绍兴市),次年调任钱塘县,三年回西安本任。[254]根据“光绪八年(1882)中进士”的记载,查《清代进士传录》,光绪朝共进行过13榜殿试,分别是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德宗登极恩科)、光绪三年、光绪六年、光绪九年、光绪十二年、光绪十五年、光绪十六年(德宗亲政恩科)、光绪十八年、光绪二十年(太后六旬寿辰恩科)、光绪二十一年、光绪二十四年、光绪二十九年、光绪三十年(因逢太后七十寿辰改正科为恩科),没有光绪八年(1882)这一科。[255]查《重修白衣吴氏宗谱》传记第九《白衣吴氏第中世吴德潚传略》,亦无其中进士的相关记载。《巴中历史文化名人》第二篇《戊戌变法先驱吴德潚》也没有关于吴德潚中进士的相关信息。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吴德潚,非殿试进士,为误记。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中历代进士辑考
作者:彭从凯。本文分为五部分,分别从古代进士制度简述、地方文献中的巴中进士名录、巴中历代进士简述、巴中进士误载举正、结语五个方面阐述了巴中历代进士……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