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公山书院考

02公山书院兴废始末

公山书院创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历经160年风雨沧桑,最终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止。据现有资料梳理,其兴废历史可以划分为创建发轫期、兵燹停滞期、迁建兴盛期和废弛落寞期。志在“振兴文教者”,如闻肇煌、彭昭麟、胡炳、周瀚、何诒孙、张熙谷、陈家修诸公,先后在南江教育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南江县学自明正德年伊始,代有赓续,《(嘉庆)重修一统志·学校》:“南江县学,在县东一里,旧在县南,明正德中建,本朝顺治十七年(1660)迁建今所。”《(民国)南江县志第三编官师志·政绩》:“马元吉,字子修,嘉靖三年(1524)任南江训导……劝进生徒,营建学宫。”“王经芳,字铎音,直隶清丰人,康熙间由监生铨南江知县……讲约条、完学舍。”但真正大放异彩当从闻肇煌创建公山书院开始,《(民国)南江县志第二编教育志》:“清公山书院,旧在南门内,清知县闻肇煌创建。”

闻肇煌,一作“闻肇堭”“闻肇瑝”,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举人,后任南江知县。其籍贯、科考时间和任职南江的情况散见于各地方志。《(乾隆)杭州府志卷七十一·选举》:“乾隆元年(1736)丙辰皇上登极恩科,闻肇堭,钱塘人,南江知县。”《(乾隆)保宁府南江县备造新编志书清册》:“闻肇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乾隆丙辰举人。”《(道光)保宁府志卷之三十二职官·题名》:“闻肇煌,浙江钱塘举人,乾隆十年(1745)任。”闻肇煌在南江知县任上励精图治,“予既为邑吏,安可以拙辞!”,“修署衙、建书院”,清中后期南江文教鼎兴,士子折桂,都与闻公“振兴文教”之功不可分割。

作为修建公山书院的倡议者与主导者,闻肇煌在《公山书院碑》中详尽地记述了创建的缘由,“夫弦歌之雅化,无远不届,不以简陋遗也;山川之灵秀,无地不然,不以偏僻异也。南江人士,沐圣天子培养之深,而又得地灵若此,固宜人文蔚起、科甲蝉联,而尚不能臻其盛者,抑人事之未尽欤?”创修的经过、规模和时间,“……因谋之龚君学博,共继前人未逮之志,捐资庀材,即南关内义学旧址扩充而兴建之。前三楹为肄业之所,后为讲堂;厢庑四楹,斋厨四楹,缭以石垣。兴工之日,士庶踊跃,接踵而至,阅三月落成。”闻公“创立书院,文教斐然矣”(见《(民国)南江县志第三编官师·政绩》),其用心之淳,用力之精,斯举影响之巨,流播之远,至今令人感佩!

公山书院于乾隆十年(1745)建成后,历经嘉庆、道光、咸丰三朝,虽遭受兵火,风雨飘摇,然在数任秉政者的相继努力下,最终薪火得继,斯文不坠。嘉庆二年(1797),白莲教攻陷南江县城,纵火焚毁衙署、学署及沿河民居,位于城内南门的公山书院自然也未能幸免。清嘉庆南江教谕彭晪《重修南江文庙纪略》:“是岁(1798年),贼樊掌柜由秦入南江,蹂躏地方,焚掠居民,邑侯裘(良骏)迁治于惠民寨(今长赤镇境内),以保生灵。圣庙之毁败即在是年。嗣后兵火数载,庙宇孑然靡遗,瓦砾一片,仅存古柏数十株。荒烟蔓草中,台基残毁,墙垣颓塌,不识为黉宫矣。”“嘉庆二十二年(1817)请修城工,三乡士民捐资新修县署与学署”(见《(民国)南江县志第一编衙署志》)。后“广置义学”的清道光南江知县胡炳任职期间,对公山书院的建设投入加大,办学条件日益得以改善。据道光七年(1827)刻本《南江县志·学校》:“公山书院在南门内,讲堂三楹,两厢书屋四间,朝门书屋二间,屏墙一座。本学廪生原额二十名,每名岁领饩粮银三两二钱,共银六十四两。遇闰每名加赠银二钱六分六厘,历岁试入文童学八名,武童学八名,科试入文童学八名。”与嘉庆时期两相对照,“南江县儒学,在县城东一里。旧在县南,明正德中知县沈镛建。国朝顺治十七年迁建今所。学额进八名,廪生二十名,增生二十名,二年一贡。”(见《(嘉庆)四川通志卷七十七学校志》),不难发现此时入学规模已有很大的扩展。复经清咸丰南江知县周瀚、谢元瀛“培修城内学署”“建立考棚,规制甚备”,公山书院及南江科考又逐步恢复到昔日兴盛的局面。南江最后一名进士徐炳唐,就是该一时期科考最为优异的学子,《清朝进士题名录》:“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赐同进士出身第三甲二百三十七名,徐炳唐,四川保宁府南江县人。”

公山书院于同治十二年(1873)由县城南门内迁往城东郊外文庙旁侧(今南江中学文庙校区),此时离书院初建已有128年之久。此次迁建是因为时任知县何诒孙见南江“旧以文昌庙为公山书院,相其地,基址狭隘,房舍渐圯,且只寥寥数间,不足以广容英杰”“心以为忧,因决然有创修志……次年采地文庙右侧之下,……何公每月必亲诣其地,指示规模。阅一岁成,名仍其旧,约费金二千有余。”(见陈家修《公山书院碑记》)迁建后的公山书院,“规制宏敞”“向虑横经无室,今则高其閈闳,厚其墙垣,师生有舍,庖厨有次,几案床凳罔不具备,计可容百余人”,“非何公之见义勇为暨诸人之相与有成,不及此。”其时贡生岳凌云《南江县募修书院兼议宾兴启》:“……登临感慨,赖有邑侯芑仲先生倡义储才,推仁锡类。玉质金相,原褆裘之公子;铜章墨绶,倣筑室之文翁。爰集同人,共襄盛举。”又《同邑岁贡徐玉山(柄唐),既捷南宫,回主公山书院讲席,喜而赠之》:“重开石室来贤宰(自注:署县何芑仲大令捐修书院,筹增束修),细度金针仗老成。”《(民国)南江县志第三编官师志·政绩》:“何诒孙,字芑仲,滇南人,同治间任南江县事。喜奖进士类,移建公山书院于城东……后任张公诒亭(名熙谷),赓续办理,遂著成效,一时寒士,尤忻忻焉。”两任知县热心文教,持续发力,他们的盛德广受士林和学界的赞誉与推崇,公山书院再次出现复兴的大好局势。

然而在当时西学日益强烈的冲击下,一千二百余年的科举制度已逐步走向式微。1905年,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年(1906)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公山书院作为科举考试时代的特殊产物,也随之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南江教育开始步入新学时代。《(民国)南江县志第二编教育志·学校》:“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在城东,光绪三十一年(1905)成立,清公山书院改建。”而其首任校长,正是曾主讲公山书院举人李炳南的次子、留学日本前知盐边县事、邑廪生李仲铭,历史就这样巧合地把时代的裂变叠加在一人身上,让人不胜感慨。

THE END
打赏
海报
南江公山书院考
南江公山书院考共分为四个部分:公山书院其名溯源、公山书院兴废始末、公山书院山长讲席、公山书院士子代表。 《管子·权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据方……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