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皇帝在南郑考辨

遗址之五洪济宫

洪济宫位于碑坝镇,前后三进院子。现在的屋主是王及寿老人。王老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住进来时,最纳闷的就是墙特别厚,足足有两尺多。镇上一位叫张清书的老人回忆,宫里有十几个塑像,不同于其他宫观。“塑像立了几百年了,十几个人拿着武器,其中两个戴官帽,可不知为啥脸上都汗涔涔的”。这是为什么呢?传说建文帝有个姑姑在南江落发为尼,得知朱棣抢了建文帝的皇位,建文帝的臣子招募南江400多名勇士,一起保护建文帝。这些兵勇驻扎在洪济宫直到老死。老人说:“洪济宫”三个字很漂亮,文革时让红卫兵拿石灰抹了。

南郑的碑坝福成等建文帝活动过的地方,流传着这样的一首民谣:“巴山风,吹得怪,妹子要比男娃爱;亲生儿子嫁出去,留得幺妹招郎来。”这就是说这一带是把儿子象其他地方嫁女一样嫁出去,只留姑娘在家招婿养老。这“嫁儿招婿”的风俗,据说与建文帝当向家“上门汉”女婿有关。

已故剧作家孟学范在《巴山民俗》(西北大学出版社)和《汉中民俗》(中国文化出版社)中这样写到:相传,明朝建文年间,巴山深处的白玉,有一户姓向的庄稼人,男人叫向忠,为人忠厚,娶妻陈氏,生了三子一女,起名“富、贵、荣、华”。老两口一生勤劳俭朴,吃了不少苦头才把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拉扯大,并费尽心血又为儿子娶媳成家。谁料,三个儿子对父母不孝敬,不赡养,各过各的小日子,谁也不关照两老人和小妹。向老汉是个硬性子,从不向人伸手讨怜悯,他一气之下断绝了父子关系,老两口领着幺女子向华,勤苦劳动,自做自吃,谁也不靠了。一天,向老汉和女儿上山去打柴,在回家的路上救回了一个快要冻饿死的书生。问明情况,知道这书生是孤身一人,无家可归,老俩口便留下书生暂住家里。这书生知书识礼,聪明和善,经常跟向华上山捡柴、挖药、学唱山歌。向华温柔多情,聪慧大方,常请书生教她念书、写字。久而久之,两人便产生了爱慕之情,向家俩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久,就给女儿招为女婿。从此男耕女织,一家四口和睦相处,女儿女婿孝顺膝前,老俩口乐得逢人就说“晚年有靠了。”

后来听说,这个女婿还当过大明朝皇帝,名叫朱允炆。因他当皇帝不久,就被他叔父朱棣夺了皇位,他混在乱兵中逃出金陵,在逃往途中被向家父女所救,并当了“上门汉。”这皇帝上门汉和向老汉招婿享福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很快就传遍了大巴山。人们由羡慕、仿效,逐渐便形成了嫁女招婿的独特风俗。

如果说这是传说还不足为信,那么生活在大坪的向家后人,更是拿出手写的向氏家谱,指着向明贤说,当年建文皇帝落难,娶的就是向明贤的独生女儿,算起来到现在已32代了。说来也奇了,建文崖的庙柱上真有“地主向明贤”字样,据说早年也有向明贤的塑像牌位,在庙里受人供奉。

THE END
打赏
海报
建文皇帝在南郑考辨
明朝的第二代皇帝朱允炆。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1398年朱元璋死后,21岁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