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皇帝在南郑考辨
遗址之二五佛崖
五佛崖位于元坪村向上三公里的半山腰,现有残破的旧庙遗址,据清翰林李钟峨编修的《通江县志》云:“五佛崖在县治北四百里,明建文帝由蜀入秦,曾挂锡于此”。上世纪七年代,也曾在庙内发现建文帝诗文。
据中国文史出版社《中国皇帝百传·惠帝朱允炆》记载:南京金川失守时,建文帝见大势不好,仰天长呼,东西奔走,想要自杀。这时,翰林院编修程济说:“与其自杀,不如逃走。”少监王钺走来,向建文帝跪进箧。他说“高皇帝(朱元璋)临终时留下了这个箧子,说是如临大难,就打开它。我一直把它收藏在奉贤殿东侧。”只见一个大红箧四周用铁固得很牢,两把锁内也落了铁。
建文帝一见祖父留下的这个东西大放悲声,连忙让人焚烧宫殿。程济打碎铁箧,里面写着三个名字:应文、应能、应贤、驾裟、帽、剃刀,应有尽有,还有十锭白金。“应文”便指朱允炆了。在场的还有吴王府教授杨应能,监察御史叶希贤,便是“应能、应贤”了。箧内还用红颜色写着两行字:“应文从鬼门出,余从水关御沟而行、落暮,会于神乐观之西房。”建文皇帝说:“这真是天数呀!”于是程济为建文帝剃了发(另有一说,僧人傅洽为建文帝剃的发),杨应能、叶希贤也都剃了发穿了袈裟,他们从鬼门分别悄悄出宫。这时正有一只船在岸边等侯,撑船的是神乐观的道士王升。他看见建文帝走来,叩头称万岁,说:“臣原知陛下会来的。高皇帝曾经托梦给我,让我今天在这里等候。”他们乘船走到太平门,王升又引他们至神乐观。这时正是落暮时分,一会儿杨应能、叶希贤也来了。建文帝对大家说:“今后我们只以师傅徒弟相称,不必再拘君臣之礼,”
本来。许多人都要随建文帝走,兵部侍郎廖平说:“随行的人不必多,更不可多。只须其中无家室拖累,有膂力可以担任护卫的,有五个人就够,其余的人留在各地应援。”于是约定三个人不离建文帝左右,杨应能、叶希贤都称比丘,程济称道人;往来道路给运衣食者六人。从此建文帝就开始了逃亡生活。
据此可知,“五佛”便是朱允炆、杨应能、叶希贤、程济、廖平五人之称。
匿名
吾爱巴中@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