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皇帝在南郑考辨

明朝的第二代皇帝朱允炆。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1398年朱元璋死后,21岁的朱允炆继位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1402年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

翻阅《明史》,一句“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无人不想探个究竟,揭开自1402年以来,迄今600多年的建文皇帝逃亡归魂之谜。如果您对此也感兴趣,请您随我们到南郑县福成镇白玉去寻踪觅迹,史海钩沉,做一些探索发现的工作吧!

一、充满皇家气息的地名

白玉位于南郑县东南边缘,米仓山中,现属福成镇辖区,是两省(陕西省、四川省)三县(南郑县、西乡县、通江县)的交汇处,是汉(汉中)白(白玉)公路的终点站。

当您站到这块位于半山的古镇上,目睹那苍翠起伏的山峦,无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感叹,时而变幻莫测的云雾中传来几声鸡鸣狗吠的声音,随那吹拂的山风飘来腊肉的香味,便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怎样的怡然自乐。

当我们见到乡长王宏、副书记石述学,热爱教育事业和地域文化的小学老校长朱学枝,曾任村主任的张海泉,寻问起为什么这里叫白玉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讲到这与建文帝有关系。因为建文帝避难在此,人们怀念这位逃亡皇帝,用了隐语的技巧方法,将皇帝的“皇”拆开,故此叫“白玉”,当地老百姓直白地说这就是“皇乡”,真让人恍然大悟。

过“皇乡”九公里便到元坪村。临近村部的两座山峰,左面的叫将军寨,右面的叫大臣寨,据村支书彭文忠,村主任蒙永国介绍寨上垒石架木仍有遗迹。这“将军” 、“大臣”自然与建文帝到此有关。

最惹人眼的是元坪村背依的一座高山,山峁如佛头,人们称佛头山。在临近山顶有一断崖,因建文帝在此隐居为僧,故名“建文崖”,查阅省志,府志皆有此说。直白地告诉我们建文帝隐此的历史。

佛头山绵延而去,一山隔两沟,清清的溪水在“皇乡”渐长渐大,这便是东玉河和白(北)玉河。据已故文史专家冯忠骅考证,东玉河与白(北)玉河的“玉”字,早期记载都是“御”,故此东御河、白(北)御河不仅是防御的天然屏障,更是“御驾”亲临的大好河山。这不竭的河水冲破山石,汇入嘉陵江后入长江过金陵而去。

“皇乡”、“建文崖”、“将军寨”、“大臣寨”、“东御河”、“北御河”一系列地名都留下了皇家的气息,令人感叹。

THE END
打赏
海报
建文皇帝在南郑考辨
明朝的第二代皇帝朱允炆。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1398年朱元璋死后,21岁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