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莩枕藉少生全——光绪三年南江大饥荒纪实
张熙谷,字诒亭,甘肃镇番(今民勤县)人。常蓄黄色胡须,南江县百姓私下称呼“黄胡子张大老爷”。
张熙谷复任南江知县,是南江百姓的福音。一到南江,张熙谷便力肩赈恤之事,全身心投入救灾之中。面对平粜局积谷无多、济钱不足的现状,张熙谷以父母官身份和之前任职南江扎实的人脉基础,动员与劝谕富商、绅粮(有势力的地主)广捐钱谷,接济饥民。在平粜局低价购买粮食的票号一下增至二千余张。暂时缓解县城周围饥民就食问题后,张熙谷单骑简从,跋山涉水,又亲自到南江县各乡场了解灾情,在各乡场设立平粜机构。他舌焦唇敝,不惮烦苦,为缓解底层饥民就食操心劳神,博得百姓好评如潮。知县张熙谷的身体力行证明了官僚体制在赈灾活动中的效率和有效协调能力。在此,重要的不是灾难本身,而是如何应对灾难——换言之,正是在这样的极端事件中,体现出官员对自身角色的认定,以及它能否展现出组织、效率、灵活性和稳定性,张熙谷的作为反映出地方官府的治理能力。
一直依靠本地富商、绅粮捐资终究不是长远之计,面对旷日持久的旱情,为了让救济钱粮有保障,张熙谷派员呈送文书到阆中县,将南江灾情上报保宁府知府庆某(名字不详)、川北道道台董某(名字不详),希望通过府、道官员将灾情文书转呈四川总督丁宝桢,然后从省级行政层面发放帑金救济南江饥民。后来的事实证明,丁宝桢将南江及川省其他地方灾情随后禀报朝廷,光绪帝同意国家层面援手。消息传来,南江饥民感恩戴德、欢声雷动。
THE END
0
打赏
海报
饿莩枕藉少生全——光绪三年南江大饥荒纪实
一
《(民国)南江县志》第二编《灾祲志》:“光绪三年丁丑,旱,大饥。时知县张熙谷设法赈恤,极为周至。灾民赖以全活者无算。”
清德宗光绪三年,干支……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