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涪阳镇历史人物

通江县涪阳镇历史人物主要有:屈升瀛、屈乾庵、李维银、张以光、张可瑞、何雪堂等人,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都带上了时代的烙印。

屈升瀛

屈升瀛,明代万历戊午举人,清顺治已未会魁,历翰林(据《道光县志》)信任江南南陵知县,汀州太守,云南南宁知州。

祖籍县城北陵下,祖父屈浩拔贡任陕西凤县知县,伯祖屈洪随同亲属先后迁居纳溪县观台山及本乡大岭上世居。

屈升瀛生于1578年,卒于1662年。自幼好学,博览群书、精通诗文。《道光县志》选诗甚多,晚年尤好著书立说。著有《二南草》、《滇游记》。

屈乾庵

屈乾庵又名屈坤维(1627一1715),火石岭人。清顺治丁西举人,不乐仕进,以教学育人为志在家设馆。以孔子之道:“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学指针,以清正廉明阴为官箴。

一女嫁兴隆济田坝李能白,女早逝,遗子李蕃仅7岁,屈移馆济田坝读书洞专教李蕃,李受教认真考中举人,为山东黄县县令。其长子李钟壁官做广西平南县令,次子李钟莪翰林升任太常少卿,三子李钟眉均受教诲。

李维银

1894年2月出生于巴中县白庙子的一个贫民家里,父母兄嫂饿死于甲子(1924)、乙丑(1925)灾荒荒年。李1926年生活无着流浪到涪阳坝,以屠宰为生,1932年冬红军来到洛阳,他积极为红军办事,后被任命为区苏维埃主席,率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斗争坚决,无私无畏。

为了工作需要,1935年2月被组织上安排暂留敌后,不幸于1936年1月被国民党清共委员会逮捕入狱。他在狱中,坚持斗争:全身被打得皮开肉绽,多次死去复生也不供出共产党的组织和苏区工作人员名单,刽子手们把他无奈何只好枪杀,他就义时年仅42岁。

张以光

张以光,火石岭人,1874年生。自幼秉性纯朴,天资聪慧,书读至四书五经就应聘设馆金家坪、屈家湾。并以先哲格言名语教育他人曰:“积金玉以贻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贻子孙,子孙必未能读,不如积德以贻子孙,使子孙受福。”、“贤而多财则损志,愚而多财则益过”。、“广厦千间,夜眠8尺,良田万顷,日食一升。”、“人莫不爱子,何不以爱子之心事其父,人莫不爱妻,何不以爱妻之心事其母。”汇集成篇,刻成木板印刷散发,虽耗大量资金在所不借,目的在予助人为善。

张可瑞

张可瑞,又名祥麟,生于1872年,卒于1955年,张家坝人。少时家贫致力于银耳生产,后积资开设油坊榨油积累较多,经销银耳成了涪阳富翁。

他厌恶为富不仁,喜好善乐施,时逢丙子(1936)丁丑(1937)年干旱加瘟疫,乡民无法维生,饿死甚多,张可瑞毅然开仓放粮,并将余资做成棺材100付,每付付火纸2把、草鞋10双,银币1元,作为收尸装殓之用。

何雪堂

原籍湖北坊县城关人,自幼习武,善舞双刀,还能飞檐走壁,清光绪10年(1885)偕银耳商屈松亭来通江涪阳坝定居,甲首范玉贤聘为保镖、武打头目。

民国九年(1920)反“十元半”斗争失败后,赵仕开率领的一股神兵(17人)即红灯教徒,住在水洗坝余家院子,何受范之支使,单身前往,乘神兵不备,手舞双刀,杀伤10余人。

何卒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终年60岁。

THE END
打赏
海报
通江县涪阳镇历史人物
通江县涪阳镇历史人物主要有:屈升瀛、屈乾庵、李维银、张以光、张可瑞、何雪堂等人,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都带上了时代的烙印。 屈升瀛 屈升瀛,明代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