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飞,文献中《蒲州府志》有载,这里是清代李钟峨为他写的自传,选自《通江历史人物诗文选》。文言文为原版,白话文版为AI翻译。

一、文言文版

李雄飞,字阆仙,巴州人。鼎革时,为陈德门下客。德以武功起家,总大镇,好客养士,雄飞往依之。飞美丰神,善谈论,博学多能。德门下食客尝数百人,乃于飞独宾礼之,称先生,资给颇厚。

一日,宴所部将士,酒酣,曰:“我辈张弓挺刃,纵横疆场,虽幸叨秩禄,未尝不以绛灌无文为耻。然而隙驹将迈矣。吾有诸子,尝恨其痴顽不谙笔札,今四方已属平定,尚欲株守长枪大戟以邀尺寸,岂可得乎?诸君各有子弟,春秋颇富,盍各督之使学乎?”佥曰:“固愿之,而未得师也。”曰:“幕中李先生,吾闻其积学有年,素知名,吾将命儿辈师之,诸君有同志者,以其子弟来附。”佥曰“敬受命”。于是各遣子弟执贽受业,飞故文士在军中久无所长,每闻战斗声辄惶骇惕息,面如土色。今闻其教子弟是乃所为,轻车熟路也。数月后,军中子弟皆恂恂然士矣,诸将佐甚喜。

会江南有叛者,德移师往平之,获女子蔡氏,国色也。诸将佐各有私意,然弗敢专,上之德。德见丰姿出世,气度娴雅,深怜之,亟命送之母所。军中以德为权辞,殆将自有也。逾月,德集门下将佐谓之曰:“前所获女子,吾意其必善女红,置之老母侧,俟量配军士失偶者。今老母谓此女不习缝纫,将焉置之?吾思此无用人,当择无用者偶之,诸将意如何?”皆起曰:“愿听命。”曰:“军中所谓无用者,孰如雄飞李先生乎?”佥曰:“信善。”于是丰其资妆而遣之,诸将皆执贺焉。

后雄飞登顺治甲午科乡荐,补授山西蒲州太守,此女封宜人云。

二、白话文版

李雄飞,字阆仙,是巴州(今天巴中市巴州区)的人。在改朝换代的时候,他成为了陈德的门下宾客。陈德是靠武功起家的,掌管着一个大军镇,喜欢结交朋友,供养有才能的人。李雄飞就去投靠了他。李雄飞长得英俊,善于言谈,学识渊博,多才多艺。陈德门下的食客曾经有几百人,但只有李雄飞被特殊礼遇,尊称为先生,给予他丰厚的资助。

有一天,陈德设宴款待手下的将士,酒喝得正畅快时,他说:“我们这些人拉弓挥刀,在战场上驰骋,虽然有幸得到官职和薪水,但从未不以没有文化为耻。可是时间过得飞快,我的孩子们,我常恨他们愚笨,不懂得写字。现在天下已经安定,难道还想靠拿长枪大戟来博取一点功名吗?各位都有子弟,年纪也不小了,何不督促他们去学习呢?”大家都说:“我们愿意,但找不到老师。”陈德说:“我们这里的李先生,我听说他学问很深,名声也大,我打算让我的孩子们向他学习,各位如果有意愿,也可以让自己的子弟来跟随他学习。”大家都说:“我们愿意接受这个命令。”于是,他们纷纷把自己的子弟送来拜师学习。李雄飞原本是个文人,在军中没什么用武之地,每次听到战斗的声音都会害怕得脸色发白。现在听说要教这些子弟,这正是他擅长的事情。几个月后,军中的子弟都变得文质彬彬,各位将领都非常高兴。

后来,江南有人叛乱,陈德带兵去平定,俘获了一个姓蔡的女子,是个大美女。各位将领都有私心,但不敢独占,就上报给了陈德。陈德看到这个女子容貌出众,气质优雅,非常喜爱,赶紧让人把她送到自己母亲那里。军中的人都以为陈德是在说客气话,实际上是想自己占有。过了一个月,陈德召集手下的将领说:“之前俘获的那个女子,我以为她擅长女红,放在老母亲身边,等找到合适的军士配偶。现在老母亲说这个女子不会缝纫,该怎么办呢?我想,这个没用的女人,应该找个没用的人来配对,各位怎么看?”大家都站起来说:“愿意听从命令。”陈德说:“军中谁比李雄飞先生更没用呢?”大家都说:“确实可以。”于是,陈德就让人为蔡氏准备了丰厚的嫁妆,把她嫁给了李雄飞,各位将领都来祝贺。

后来,李雄飞在顺治甲午年的科举考试中获得了推荐,被任命为山西蒲州的太守,那个蔡氏被封为宜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