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县凉水寺之前因后果

凉水寺位于南江县城西十华里之朝阳二队(属于南江镇管辖,本文的有效时间截止97年),小河环绕山麓。昔时苍松翠柏茜郁掩映着前有围墙之三合大院。人们渡河循石级蜿蜒而上直至山门,夏不张伞,雨不湿衣。加之观音大士莲台下有一股矿泉水,甘冽可口,盛夏饮上一碗暑气全消。故吸引着县城及附近民众到此朝山避暑。平时香火旺盛,每到庙会更是人山人海,搭台演戏,盛况空前。我读中学时,曾随亲友赶庙会,看到庙左墙一块明嘉靖九年石碑,字迹虽模糊,尚可辨识,长辈要我先读后抄,故还记得碑文梗概:

此庙原系杨姓财主家宅,杨夫妇双亡后,族人逼杨女素贞出嫁,从而侵占其家产。素贞幼读诗书,颇明事理,为保其祖产,矢志不嫁,在堂屋供上观音菩萨像,每日茹素诵经,靠田产收入维生,族人亦无奈其何。光阴易逝,素贞瞬近中年,每日下河担水,备极劳累,雨天更感困难。一次生病卧床,滴水俱无,是夜梦见观音晓谕:“嘉尔善行,堪称虔诚,赐尔甘露,祛病强身,广施信众,水好庙灵!”第二天果见山岩流出一股泉水,饮后清凉香甜霍然病愈。素贞不再下河担水,山泉除自己饮用外,还为附近群众治病。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确也治好了不少小病轻伤。因此远道带着竹筒、葫芦求神水者渐多。在广大信众投资投劳的支持下,杨素贞将家宅改建成殿堂,雕塑了众多神像,新建了接待香客的客堂,香火日益旺盛,山泉久旱不涸,久雨不溢,远近群众称其为“凉水寺”。

其后杨素贞鹤发童颜,在一次庙会时诵经坐化。生前告诫其徒:“把庙会办完,再安排我后事!”事隔三日,时值盛夏,其尸不腐不硬,容颜如生。徒众将其安葬后,杨姓族人又来争夺田产,信众不服告之官府,县令到场勘验,判曰:“杨素贞终生修行,将家宅改建成寺庙,其田产早为寺庙收益。在广大信众捐钱投劳下,已将该庙办成朝山拜佛之所。现杨素贞虽死,其家产即是庙产。”(庙产数量,南江老县志有记载。)并为该庙题匾“甘露寺”。但人们仍习惯称之为“凉水寺”。该庙几经战火毁灭,信众又几度修复。土改时庙产分给农民,寺庙已成废墟,茂林修竹亦不复存。

1992年9月,三宝弟子李宗芬(法名释智勇)、朱永珍(法名释智海)等,联合众多信士化缘集资,在原庙基上修复殿堂,重塑神象。1994年请来寂弘师傅住持,每天坚持早课晚课,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举办佛事活动。李宗芬、朱永珍等协助寺务,现已扩建客堂,庙会时能接待香客百余人。该寺僧俗团结,分工明确,管理有序,收支有据,故能得到广大信众支持,受到社会好评。1997年4月,经南江县人民政府批准予以开放登记,并于同年6月13日由县宗教办批准成立了“凉水寺寺务委员会”。该寺规划由释寂宏任住持,李智勇、陈旺正、朱智海任副主任,刘仁任、袁中文、罗照龙为委员。决心将“凉水寺”办成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净化心灵,劝善积德的佛教活动场所;并绿化美化环境,增添客堂设施,架通河桥,逐步实现有园林可赏,有甘露可饮,有客堂可住的风景名胜之地。

注:由于城市扩张,今天的凉水寺还在不在,就不得而知了,欢迎知道情况的朋友补充完善。

岳俊德,1997年,《南江文史》第12辑)

THE END
打赏
海报
南江县凉水寺之前因后果
凉水寺位于南江县城西十华里之朝阳二队(属于南江镇管辖,本文的有效时间截止97年),小河环绕山麓。昔时苍松翠柏茜郁掩映着前有围墙之三合大院。人们渡河循……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