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改“巴中县”名称考述

本文来自周书浩先生的公众号“巴中文史丛谈”,分为“巴州”建置史略、“巴中”名称溯源、“巴州”改“巴中县”原因及意义三个部分,为方便阅读,本站分为三页,每个标题一页。

民国二年(1913),建置时间长达1408年的四川巴州改名巴中县。易代之际,伴随全国政区的巨大变迁,“巴州”这一沿用了千多年的政区通名退出历史舞台。

今天,我们借助巴中文史学者刘瑞先生《巴中县公元91—1925年大事记》相关记载,可知当时大略:上年(民国元年),巴州衙署改名巴州行政公署,原巴州二典吏拒交州印被斩首,四川军政府任命王搢为巴州知州。该年巴州改名巴中县,州行政公署改名巴中县署,王搢任巴中县知事;改江口原巴州州判署为分县署,改原巴州州判为分知事(民国四年改名县佐)。

王搢作为巴中县首任行政长官(县知事),其事迹见《(民国)巴中县志》第三编《政事志(上)·宦迹》:“王搢字静笙,西充县人,元年二月到任。成立县会、乡会,提倡修志。”“县会”“乡会”即县、乡议会,“提倡修志”系王搢组织人员续修《巴州志》,事将成而中辍。

建置千多年的州为何改为县?

将专名“巴”改为“巴中”,能否涵盖一个政区深厚的历史文化、能否体现一个政区的地域特征、能否代表民意并被广大民众接受与认可,本文旨在解答这些问题。

一、“巴州”建置史略

《太平寰宇记》卷之一百三十九《山南西道七·巴州》:“巴州,清化郡。今理化城县。古巴国地,所属与达州同。在汉即巴郡宕渠县地,后汉分宕渠北界置汉昌县,即今州理也。按《四夷县道记》云:‘至李特孙寿时,有群獠十余万从南越入蜀汉间,散居山谷,因流布在此地,后遂为獠所居。历代羁縻,不置郡县。’至宋,乃于巴岭南置归化、北水二郡,以领獠户。归化郡即今理是也。齐因之。梁置归化、木门二郡。后魏正始元年,梁州刺史夏侯道迁以其地内属,于是分其地于汉昌县理所置大谷郡,带防兵以镇抚之。延昌三年于大谷郡北置巴州,盖取古巴国以为名。隋大业三年改巴州为清化郡。唐武德元年改巴州,领化城、曾口、清化、盘道、永穆、归仁、始宁、其章、安固、伏虞、恩阳、白石、符阳、长池十四县;其年以符阳、长池、白石属集州,以安固、伏虞属蓬州,清化属静州;二年割归仁、永穆置万州。贞观元年废万州,以归仁来属。天宝元年改为清化郡。乾元元年复为巴州。”

巴州之沿革,《太平寰宇记》记载至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接下来,我们参考《(道光)巴州志》卷一《地理志·沿革》对乾元元年之后的记载:“……肃宗乾元初复为巴州,属山南西道。五代、蜀因之。宋曰巴州清化郡,属利州东路。元曰巴州,属广元路。明高帝洪武九年,省化成(城)县入州,寻又改州为巴县,武宗正德十年复曰巴州,属保宁府。国朝因之。”

有明一代,巴州就有一次由州降县(政区层级也随之降低)经历,时间长达138年——“明高帝洪武九年,省化成(城)县入州,寻又改州为巴县,武宗正德十年复曰巴州”,即《明史》卷四十三《志第十九地理四·四川·保宁府·巴州》“元属广元路,洪武九年四月以州治化城县省入,又改州为县,来属,正德九年复为州”。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省化成县,降巴州为巴县;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巴县复升巴州(道光《巴州志》载“武宗正德十年复曰巴州”,本文以《明史》记载时间为准)。

成书于北宋初年的《太平寰宇记》记载,巴州,西汉属巴郡宕渠县辖地,东汉属巴郡汉昌县〔汉和帝永元三年(91)划宕渠县北置,为今巴中设县之始〕辖地,迭经魏晋,均为羁縻之地,不置郡县。至南朝宋时期,于巴岭(大巴山)之南置归化、北水二郡,管理獠人。其时,巴州在归化郡内。《(道光)巴州志》卷一《地理志·沿革·巴州沿革表》按语认为“‘归化郡即今理’六字当衍”,又“梁置归化、木门二郡,当是‘改北水郡为木门’之讹”。按:梁时期,北水、木门二郡并存,并无改北水为木门郡之记载,不知《(道光)巴州志》此说依据何在。亦可能是梁、后魏争夺汉昌时,双方竞置郡县甚多,只列木门、北水二郡,余皆漏略。南朝齐、梁时期,仍属归化郡。北朝后魏(即北魏)正始元年(504),梁州刺史夏侯道迁于汉昌县置大谷郡。北朝后魏延昌三年(514)于大谷郡北置巴州,“巴州”作为政区名称正式出现。新置政区“巴州”,以古巴国属地命名。至民国二年,巴州政区建置时间已达1399年。

《太平寰宇记》所引《四夷县道记》即唐人贾耽撰《四夷郡国县道记》。贾耽字敦诗,唐德宗贞元九年(793)以右仆射衔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曾任山南西道、山南东道节度使,对今秦巴地区山川形胜了如指掌,多有研究,一生撰著颇丰,《旧唐书》《新唐书》均有传。

钩稽文献,“巴州”一名实际上始于梁武帝(萧衍)天监四年(505),即后魏宣武帝(元恪)正始二年。《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六《梁纪二·高祖武皇帝二·天监四年》:“二月……魏以峦为梁、秦二州刺史。巴西太守庞景民据郡不下,郡民严玄思聚众自称‘巴州刺史’,附于魏,攻景民,斩之。”先是梁州刺史夏侯道迁举汉中地降后魏,后魏遂于汉昌县治所设大谷郡,即《太平寰宇记》所载“后魏正始元年,梁州刺史夏侯道迁以其地内属,于是分其地于汉昌县理所置大谷郡,带防兵以镇抚之”。当时,后魏任命大将邢峦为梁、秦二州刺史。南朝梁巴西太守庞景民占据郡城,拒不投降,郡人严玄思聚集民众,自封“巴州刺史”,投附于后魏,攻打庞景民并将其斩首。如果从梁武帝天监四年(后魏宣武帝正始二年)严玄思自号“巴州刺史”投附后魏算起,截至民国二年,“巴州”这一政区建置时间已达1408年。既然有了巴州刺史,当然也就应该有“巴州”这个政区建置,尽管是严玄思自封的。为何要将一个郡民自封的“巴州”也视为一个正式政区建置呢?我们从后魏大将邢峦给宣武帝的奏表中可以找到答案:“……昔在南之日,以其统绾势难,曾立巴州,镇静夷、獠,梁州藉利,因而表罢。……比道迁建义之始,严玄思自号‘巴州刺史’,克城以来,仍使行事。”(《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六《梁纪二·高祖武皇帝二·天监四年》)昔日南朝占领时,该地难以统辖管理,曾经设立巴州,目的是便于管理夷人、獠人(《魏书》卷一百一《獠传》“正始中,夏侯道迁举汉中内附,世宗遣尚书邢峦为梁、益二州刺史以镇之……其后,朝廷以梁、益二州控摄险远,乃立巴州以统诸獠”亦可证此事),而梁州借利,故上表请求罢撤了该州。到了夏侯道迁建举大义之初,严玄思自称“巴州刺史”,攻克城池以来,后魏仍然让严玄思任刺史之职。后魏既然承认其职务,理所当然也就承认“巴州”这个新政区。从邢峦上书宣武帝的奏表中不难看出,“巴州”当时为梁、魏争夺的要隘、奥区。到了梁武帝天监十三年(514),也就是后魏宣武帝延昌三年,后魏于大谷郡北正式设置巴州及任命官员。其实三年前,也就是梁武帝天监十年(511)、后魏宣武帝永平四年(511),“梁之境内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县千二十二。是后州名浸多,废置离合,不可胜记。魏朝亦然。”(《资治通鉴》卷一百四十七《梁纪三·高祖武皇帝三·天监十年》)

除北朝后魏延昌三年(514)于大谷郡北置巴州外,据《南齐书·州郡志》《宋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太平寰宇记》记载,南北朝时期,还先后有四个“巴州”建置,分别为:

一、南朝萧齐建元二年(480),以荆州之巴东、建平二郡及益州之巴郡(治今重庆垫江),梁州之涪陵郡(先治今重庆彭水,后治今重庆涪陵枳城区)设置巴州,南朝萧齐永明元年(483)省,历时三年;

二、北朝西魏大统十七年(551),改楚州(治今重庆)为巴州,北朝北周孝闵帝元年(557)改巴州复为楚州,历时六年;

三、北朝北齐天保三年(552),置巴州于齐安(治今湖北黄冈),南朝陈太建五年(573)废,历时二十一年;

四、南朝梁承圣二年(553),置巴州于巴陵(治今湖南岳阳),隋开皇九年(589)改为岳州,历时三十六年。

故《(道光)巴州志》卷首《序三》:“……延昌始置巴州,是为今治。而齐建元之巴州,在今夔州;魏大统之巴州,在今重庆;又黄州、岳州,齐梁间俱尝侨置巴州,名称棼如,疆域无定,易于传讹。”卷一《地理志·沿革·巴州沿革表》按语:“……又齐高帝建元二年置巴州,在今夔州府;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置巴州,在今重庆府;又湖北黄州府,北齐置巴州西阳郡;湖南岳州府,梁、陈置巴州巴陵郡,皆与此无涉。”前后这几个“巴州”建置均与延昌三年于大谷郡北所设置的巴州无任何关系,仅仅同名而已。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州”改“巴中县”名称考述
本文来自周书浩先生的公众号“巴中文史丛谈”,分为“巴州”建置史略、“巴中”名称溯源、“巴州”改“巴中县”原因及意义三个部分,为方便阅读,本站分为三页,每个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