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江权诗歌为视角,考察乾隆年间巴州、通江、南江等地交通

作者:周书浩,来自:"巴中文史丛谈"公众号

清乾隆三十年(1765)前后某年初冬,四川保宁府知府江权“驾言巡属邑”——首次巡视下属二州七县政风民情。

江权,字照浚,一字越门,新安(今安徽歙县)人。乾隆十年(1745)乙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礼部主事,后擢仪制清吏司郎中。乾隆中期,出刺外郡,先后任四川保宁府、雅州府、夔州府知府等职。有《正颐堂诗集》十六卷(附编一卷)、《正颐堂文集》六卷行世。

此次巡视,江权从保宁府附郭阆中县城出发,先后视察南部县、巴州、通江县、南江县、广元县(民国三十四年析置旺苍县)、昭化县(今广元市昭化区)、剑州(今剑阁县)、苍溪县,走了一大圈,路线如一个不规则的圆,行程约二千里,耗时近一月。江权及随从跋山涉水,晓行夜宿,大半时间耗费于途程之中。每往一州县,江权在途中都要作五言古诗一首,或感慨属邑民风淳朴,或感叹道路崎岖险峻,世风人情与行路艰辛在每首诗中都有不同程度地反映。本文以其诗歌文本为视角,借助之前、当时或稍后的地方志及《三省边防备览·道路考》,还原他在巴州、通江县、南江县等地的途程路线,考察二百七十余年前各地交通大略。

江权巡视保宁府所属州县路线图(地图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图组·四川》)
江权巡视保宁府所属州县路线图(地图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图组·四川》)

江权巡视保宁府所属州县路线图(地图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图组·四川》)

从阆中到南部

江权及仆从一行从阆中县城出发,南渡嘉陵江,过南津关,大致沿嘉陵江左岸陆路(驿道)骑马南下(仆从步行),路线大致与今天G212国道阆中市区至南部县城段重合。《(雍正)四川通志》卷三《疆域·保宁府》“阆中县”条记载阆中县“南至南部县界三十里”——此处指阆中县城到南部县界的距离,不包括到南部县城的距离。《(雍正)四川通志》卷三《疆域·保宁府》“南部县”条记载南部县“在府东南七十里”,以后的《(道光)南部县志》《(同治)增修南部县志》均记载该县“在府东南七十里”。《(道光)南部县志》《(同治)增修南部县志》载其形势“一溪绕前,重岭背后萃山川之奇、结灵秀之胜,四郊地利险据。上游嘉陵、西河二水回绕东南,灵云跨鳌,重岭拱于西北。左而断岸临江,行舟望若环堵;右而峭岸近道,路人视若重垣。至于层峦叠嶂、大薮深溪,遂处天然,借以保障斯封,丐倚安如磐石”。从阆中至南部,嘉陵江相伴,陆路均为古驿道。道路虽然在深丘中蜿蜒起伏,但路况大体“稍平易”。江权一行仅一日便从阆中县城到达南部县城,从北门入城。

从阆中县前往南部县途中,江权作五言古诗一首纪行。这首题名《自保宁府至南部县途中作》后来收入《正颐堂诗集》卷三,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椠板印行。

《自保宁府至南部县途中作》全诗如下:

秋尽禾黍登,驾言巡属邑。

出郭渡嘉陵,遥指前山碧。

延缘下培塿,中途稍平易。

经过见村落,往复渡阡陌。

人来鸦鹊鸣,烟生鸡犬集。

结屋傍深山,掘井寻磐石。

绠汲寒泉清,磐煎雪霜白。

伟哉造化功,兹理诚难测。

诗大意为:秋天结束、庄稼丰收时节,出行视察治下的州县。出城门渡嘉陵江,远远指着前方树叶还呈现碧绿颜色的山岭确定方位。缓慢行走,下了小土山;行走了一半路程,道路平坦,易于行走。途中经过村庄,阡陌纵横;人来人往,鸦鹊鸣叫;炊烟袅袅,鸡狗成群。庶民在深山旁边修建房物,用大石头安砌水井。绳子拴住木桶打上来的水干净清澈,烧水煮茶水质像霜雪一样洁白。自然界真是奇妙、伟大,这道理实在难以言说。

“经过见村落,往复渡阡陌。人来鸦鹊鸣,烟生鸡犬集”,在乾隆“盛世”,江权眼中恬淡、安宁、融洽的乡村生活,像一副生机勃勃的画卷,跃然纸上;江权眼中的川北乡村,犹如世外桃源,令人神往。

THE END
打赏
海报
以江权诗歌为视角,考察乾隆年间巴州、通江、南江等地交通
(作者:周书浩,来自:"巴中文史丛谈"公众号) 清乾隆三十年(1765)前后某年初冬,四川保宁府知府江权“驾言巡属邑”——首次巡视下属二州七县政风民情。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