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公山”“几水”地名考辨
一、公山之名溯源及考辨
查阅文献,今巴中市辖区已发现关于“公山”的地名主要分布在南江县和通江县境内。其中南江县四处:一是县城大堂坝原县衙(今属集州街道大堂坝社区)所正对的山崖,今呼作“红光山”“照壁岩”;二是正直镇红花村最高峰所在地公山庙;三是侯家镇灵官村(原新华乡四村)的公山庙所在地;四是元潭镇康家岭村一部分集体山林。通江县城南岸一山亦称“公山”。
南江县城公山其名由来已久,《(民国)南江县志·沿革志》:“公山镇,大业二年置,在今县治,唐武德元年废。”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公山镇,隋于废集州城置,属难江县,即今四川南江县。唐武德元年(618)于此复置集州。”大业二年即公元606年,距今已有1416年。可以推知,公山镇其名是因县治所在地公山而得之。如此一来,“公山”之名始于具体何年虽不可考,但可以肯定应远早于公山镇设置年代。天地毓秀,峰峦摹形肖物者多矣,为何称之为“公山”呢?千百年来,有关文献几乎都一致认定,是因该山“四面状如公字”而得名。目前发现最早提出“公山”一说,是成书于南宋中期王象之的《舆地纪胜》。该书卷第一百八十七“巴州·景物”上载“公山,在难江县南二里。不与诸山相连,四面状如公字,因名。”自此以后的官宦、学者及方志多沿袭此说,如清康熙年间南江知县王经方为组诗《集州怀古》之《南江古集州衙》所作诗序,“公山今县治,一名白鹿山,形如公字,张真人飞升处。”(见《(道光)南江县志》)成书于乾隆年间的《蜀水经·十四》:“南岸有公山,亦名白鹿山。众山旁披,此山处其中,状为公字,登城望之宛然。”《(道光)保宁府志》卷之六《舆地志五·山川·南江县》:“公山,在县南二里又名白鹿山,状如公字。”尤其是《(道光)南江县志·山川》和《(民国)南江县志·山脉志》对此阐述得特别具体而详尽:“公山在县南一里,山形如公字,故名。平顶而方,据形家之论,辨别星体,则方正者为土。左右两辅山,形长而顶圆,于星体为金。合而言之,则为土角流金星,体最贵。”“公山,在几江南岸,县治之案山也,俗呼照壁崖,面陡峭顶微平,左右斜下,左抑而右扬,轮廓若公字。形家谓为土角流金星,体最贵。”这些记载不仅指明公山得名缘由,还从堪舆学角度论证其体用关系,尤其是为我们今天确定公山具体位置提供有力的文献支撑。而今倘若站在南江县城北太子洞或西侧西佛山高处,即可十分清晰地看到南门口对面的红光山呈三角形,“左右斜下”为“厶”字状,“左右两辅山,形长而顶圆”,左有梓潼宫山形似一撇,右有塔子山状若一捺,“左抑而右扬”,三山天然组成一“公”字,“登城望之宛然”,令人不得不叹服大化造物之神奇与先贤名物之睿智。汉字中“公”的形近字有“么”“幺”,之所以古今哲人和民众不约而同选中“公”字,其背后或许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文化价值取向有关。
南江县城的公山自隋朝至南宋以来,久负盛名。而我们实地走访发现,正直镇、侯家镇当地居民对本地“公山”一说竟十分陌生,不甚了了,对“空山”一词却较为熟悉,并能凿凿言及。正直镇红花村空山庙所在山形若一倒扣大钟,传说此山中空无比,曾有人劈慈竹十二,结篾成绳,从山顶空山庙插至山麓龙潭河未能到底,其“空”可想而实不可知。至于侯家镇灵官村“空山庙”实为“公山庙”,目前可靠的文字佐证是侯昌永《过公山庙感旧》诗序:“少时读书处,历代在此办学,成才甚众。今校已迁,庙仍在”。侯为民国时期宿儒,有《乐耕堂诗钞》手抄本存世,多辑录平生求学、游历与感悟。顾名思义,此两地山形山势都与“公”字相仿,但随着时间流逝和人事播迁,“公山”早已讹传为“空山”,“公山庙”也不知何时衍为“空山庙”。至于元潭镇康家岭村一集体山林名为“公山”,仅表明其所属权限归村集体公家所有,与“公田”“公房”之名同理,这种情况各地甚多,因而不作赘述。
与南江县毗邻的通江县也有一处“公山”,主要记载于以下三种文献资料中:一是曹学佺《蜀中名胜记》,该书“川北道·保宁府·通江县”记载:“《志》云:县东南隅有公山,隔江形如公字。旧传张道陵七世孙刺集州,于此上升。绝顶有张康侯庙。”同为曹学佺撰《大明舆地名胜志》所记相关文字与前者完全相同。上世纪八十年代编著的《通江舆地词典》关于“公山”条目的主要依据也出自于《蜀中名胜记》,“公山,在治南半里,脉连壁山,隔江望之,形如公字。《蜀中名胜记》:‘旧传张道陵七世孙刺集州,于此上升,绝顶有张康侯庙。’庙宇今毁。”二是《(道光)通江县志》卷之二《舆地志·山川》:“公山,治东南隅,隔江望之形如公字。顶有张康侯庙。旧传张道陵七世孙于此上升。”两者表述看似大同小异,但仔细对照就会发现相异的文字部分大有文章:前者(《蜀中名胜记》)“此”承接上半句,自然指“集州”(南江县),后者由于遗漏“刺集州”三字——看似无甚紧要,其实非常关键——“此”则衍变为在通江县城的公山。而《(道光)保宁府志》卷之六《舆地·山川·南江县》则记述得十分明晰:“公山,在县南二里,又名白鹿山,状如公字。相传张道陵七世孙为集州刺史,于此山仙去。”“此山”当然指南江县的“公山”(白鹿山)。究竟孰是孰非,是文献资料记载有误抑或修志者刻意为之?下面将逐条梳理和阐述。
一是从张康侯的任职地来看。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关于集州、壁州设置及区域有如下界定:“集州,西魏废帝三年(554)改东巴州置,治所在今四川南江县北。《太平御览》卷168引《十道记》:‘集州以东北有集水,因以为名。’北周天和五年(570)移治难江县(今四川南江县)。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南江、通江等县地。”“壁州,唐武德八年(625)分巴、集二州置,治诺水县(天宝间改名通江县,即今四川通江县)。以县西一里壁山为名。天宝元年(742)改为始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壁州,辖境相当于今四川通江县和万源县部分地区。”蒲孝荣《四川政区沿革与治地今释》有关集州、壁州治所明确如下:“集州,梁代东巴州。西魏恭帝时,改名集州。建置于巴岭侧,仍统郡三,州治在今南江县南江镇。”“壁州(始宁郡),高祖武德八年(625),析巴州始宁县地置。通江县,州郡治。八年(625)又析巴州的始宁县复置,为壁州治。玄宗天宝元年(742),改名通江县。今通江县诺江镇。”
集、壁二州虽相毗邻且有部分区域时相重叠,但任集州刺史的张康侯,“其神为张真人七世孙,尝官集州,有惠政”(见《(道光)保宁府志》),断无从集州治所(今南江县集州街道办)前往数百里之外的壁州治所(今通江县诺江镇)“上升”成仙之理。况且《(民国)南江县志·官师》对此已做明确记述:“张康侯,逸其名,康侯其谥也。张道陵七世孙,官集州有惠政。相传白日飞升仙去。民思其德,建祠公山,祀之。”虽然该庙究竟是祀张鲁还是张康侯,前人有所质疑,“张鲁何得庙祀,岂其鬼道惑民而民信之耶?千载血食民愚滋甚,可见鬼神之说,最足以惑愚,此佛氏之所恃以不废也。汉有智无双之任文公尝避王莽而携妻子隐于公山,不亦贤于张鲁耶?”(见《蜀水经十四》)。《蜀水经》作者李元为湖北京山人,乾隆年间曾任南江知县,他将避难阆中子公山(《蜀水经》误作“公山”)的任文公,“王莽篡后,文公推数,知当大乱,……惟文公大小负粮捷步,悉得完免。遂奔子公山,十余年不被兵革。”(《后汉书·方术列传·任文公》),与张鲁两相比较,从而也可反证南江公山庙神祀张鲁属实。光绪年间南江县训导舒云逵《梓潼宫寻张鲁庙遗址》一诗中有“缅昔汉祚微,争战群雄逐。一隅侈割据,左道煽氓俗。庙祀系何年,馨闻谁与祝。及今偏荒草,无地寻遗躅”,说明张鲁庙原本在公山的“左撇”梓潼宫山上,那么张康侯庙则应在公山“厶”顶即今照壁岩山顶上。南江文史专家蒲守易先生曾告诉笔者,其早年曾亲眼见到该遗址。
另,即使张康侯曾任职通江,就应直接记述为“刺壁州”,也避免《蜀中名胜记》“通江县”篇收录“旧传张道陵七世孙刺集州”的尴尬表述。
二是从公山庙的记载来看。《(民国)南江县志·古迹志》:“威灵庙,在县南公山上。”《碑目》云:“《唐难江公山威惠庙记》,天宝改元,田彦识撰,神乃汉张鲁后。”《(民国)南江县志·官师志·题名》“田彦实,天宝元年任”可以佐证此人该记皆属实。《(道光)保宁府志》卷之十二《舆地志十一·祠庙·南江县》收有“公山庙”,该条不仅点明其地理位置,“在县南二里”,而且明确庙内祭祀“其神为张真人七世孙,尝官集州,有惠政”,并能精确建造及重修的具体年代,“明万历三十九年建,国朝康熙二十九年重修。”而同为该卷的通江部分并没有关于“公山庙”的任何记述。《(道光)通江县志·舆地志》“古迹”“坛庙”“寺观”三章也均无关于“公山庙”的任何记载。
另外,清通江拔贡李炳在《壁山漾碧亭池记》一文中开篇即描绘县城壁山的两大特点,“环邑皆山也。其苍深秀峭,别开生面者,则惟壁山。曰‘翠屏’,象其形也;曰‘秋锦’,肖其色也。”试想,若此山(通江县文化馆张平先生认为,公山应是壁山的一部分)呈“公”字状,摹形绘色的作者岂有不浓墨重彩而大书特书之?
三是从《蜀中名胜记》的成书时间来看。截至目前,我们不难发现《(道光)通江县志》关于“公山”的文字应是源于《蜀中名胜记》或《大明舆地名胜志》,如前所述两者文字完全相同。《(道光)通江县志》卷首《通江县志凡例》也将该志与“《一统志》《九域志》《名胜志》《明统志》……诸籍”相类比,在编修《(道光)通江县志》过程中借鉴抄录的可能性比较大。而早在南宋中期,《舆地纪胜》就明确指出“公山,在难江县南二里”,但并没有关于通江县“公山”的任何记载。因此不难推知,是曹学佺误将南江县“公山”的文字记载录入同属川北道保宁府的通江县中,两者文字部分也编排在一处,南江县紧邻通江县后。同样在该书卷之二十五“川北道”部分,“巴州”篇录有“几水”,而南江县广为人知的“几水”竟只字未提,也可佐证。
又《蜀中名胜记·通江县》:“《志》云:‘壁山在县南一里,有嘉祐寺,唐节度使郑畋建,至今人呼为郑公山寺。’”因而张平先生认为,通江壁山的“公山”之名与郑畋有关,是后人为纪念郑公而将该山同样呼作“公山”。是耶非耶,姑备一说。
作者:何志平,来自《巴中文艺》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