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童子墓(明朝)旧时位于通江县西门,距今已近400年,已毁。今从旧文献中找到,记于此,以纪念之。
(一)四川通志卷二十九上
奇童子墓(在通江县城西崇祯间流贼佯扮为民袭城/路遇童子令勿言童子佯应之及城门大呼)(曰贼至矣贼怒杀之邑令/嘉其义葬此莫详姓名)

(二)民国通江县志
童子不详姓字,更不知为何里人。舍一身以救活全城,知县李存性葬之西郊,副将张令立碑于墓,号奇童子。命廪生吴叶昌,作文记之。其略云:崇祯癸未冬,摇黄贼冒通巴隘兵,星驰来袭城。执一童子,令先行,声言官兵至,使城不疑。童子伴诺,至城西,见门大开,疾呼日:驰我者贼也,急御之。
言说,颈己婴贼刃。城由是保全。一时绅庶酢酒,化蝶者,络于道。协镇张公(讳令)为树碑,弔余志之。夫童子岂其沉酣经史者,与抑身受国恩,特捐驱以报与,今不惜一身救一城,直与古人争烈,称曰义士,夫何愧千秋。
后陵谷易位,义士之墓其尚勿毁。当时远近闻者,莫不弔以诗章。嘉川逸叟刘尧草,恐久而没也,复为文以傅之曰:宇宙不杇,而存者独正气耳。河岳成形于地,日星成象于天,忠义成形于人,一而已矣。互古及今,百折不回。之死靡他。颜常山文,文山其最着也,何让焉?嗟乎,流寇披猖,岂无骯脏,髪眉为荐绅,为俊秀,为恒桓虎臣,见地不真俯首就贼者也,皆童子之罪人也乎哉。不详其姓,不着其名,屹然保嶂?隐然千成。诚不愧上下古今奇男子哉。
盖宇宙之正气,秉之独先,其颜常山后身邪,抑文文山俊身邪。于以壮河岳,炳日星,即其不忘在沟壑童子也。而志士也,即其不忘,丧其元童子也,而勇士也,即其舍仁取义,杀身成仁,童子也,而仁人君子也,谓之奇童子也,固宜。
=========以下内容为翻译成白话文===========
童子姓氏不详,名字亦无人知晓,更不知道他是哪里的人。他舍弃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全城的人。知县李存性将他安葬在西郊,副将张令在墓前立碑,称他为奇童子。命令廪生吴叶昌撰写文章来记载此事。文章大致如下:崇祯癸未年冬天,摇黄贼假冒通巴隘兵,星夜兼程来袭击城池。他们抓住了一个童子,让他先行,声称官兵到了,使城内的人不起疑心。童子假装答应,到了城西,见城门大开,急忙高呼:“追赶我的是贼寇,快抵挡他们。”
话音刚落,童子的脖子已经被贼人的刀刃所伤。城池因此得以保全。当时,无论是士绅还是平民,都纷纷敬酒,如化蝶般纷纷前来。协镇张公(讳令)为他树立了碑,我写下此文以示悼念。这个童子并非沉迷于经史之辈,或许他深受国家恩泽,特意献身以报国,如今不惜一身救一城,其英勇事迹堪比古人,被称为义士,又怎会愧对千秋。
后来,陵谷变迁,但义士的坟墓依然未被破坏。当时远近闻此事的人,无不以诗词表示哀悼。嘉川隐士刘尧草,担心时间久了事迹会被遗忘,于是又撰写文章来传颂此事:宇宙永恒,而存者唯有正气。河岳在地成形,日星在天成象,忠义在人成形,都是一样的。自古至今,百折不挠,至死不渝。颜常山、文山的事迹最为著名,又怎能让它们独占鳌头?唉,流寇猖獗,难道就没有忠烈之士?那些屈膝投降贼寇的人,都是童子的罪人啊。童子虽姓氏不详,名声不显,但他守护城池的事迹却永远屹立不倒。他确实是无愧于古今中外的奇男子。
宇宙间的正气,童子独得先机,他或许是颜常山的后世,或许是文文山的俊秀。他的事迹足以壮河岳,耀日星,即使他已长眠沟壑,也永不忘记。他是志士,即使失去生命,也是勇士;他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是童子,也是仁人君子,称之为奇童子,确实是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