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遇春

杨遇春,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元月,湖北省黄陂县下新集人。于武汉市约翰中学高中毕业,任过宜昌市一家五金商号的会计。民国19年(1930),随父迁居重庆,任重庆市电镀厂会计。三年后步入政界,在射洪、仪陇、万源、通江等县任区长14年。

民国36年弃政从商,定居通江涪阳坝,经营银耳、木材、棉花生意,往返于汉中、重庆、上海等地。其间,得有机会阅读进步报刊,并与思想倾向革命的亲朋好友频繁接触,思想倾向进步。1949年冬,国民党残余势力几次派人邀杨遇春入伙,均被拒绝。每当其妻担心前途命运而提出“怎么办”时,杨遇春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一边倒!”

1950年春,县政府推荐杨遇春出席在南充召开的川北区各界人士代表会议。会上,他代表通(江)、南(江)、巴(中)、平(昌)四县作大会典型发言,宣讲大巴山地区的经济特点及发展商业的设想,得到川北区行政公署主任胡耀邦的好评,并在会后接见他,详细了解巴山地区历史状况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回县后,被派到三区(涪阳)任代理区长。杨遇春跋山涉水,深入农户宣传政策,完成征粮、减租、清匪反霸等任务。同年8月任县人民政府工商科长,兼县贸易公司经理。

1952年春,杨遇春在“三反运动”中被定为“老虎”,罚款2亿元(旧人民币,下同)。涪阳乡街道居民闻讯,筹款40万元相助。杨遇春将两皮箱贵重衣物抵交罚款,并向妻子解释:“交了那些‘封建财物’,我才感到一身轻松!”“在惩治腐败方面来得猛,这是事业兴旺的表现。”同年9月调县建设科工作,杨遇春自己购买大量业务书籍潜心攻读,在具体施工中细心观察房屋结构、造型和操作流程,很快由外行变成内行。

1953年7月23日,瓦室街道发生火灾,百余户居民住房被烧毁。县政府拨款赈济,并派杨遇春去协助重建家园。杨遇春勘测、绘制了拓宽街道的蓝图,大胆设计、施工,很快完成房屋复建工程。

1956年机关开展“sufan”运动,杨遇春被定为FGM分子。1957年1月调县建筑公司工作。1958年2月因“历史问题”判送劳动教养三年,留通江看守所就地改造。1961年解除劳教,仍回建筑公司工作。

原雄伟壮观的县人民大礼堂,是杨遇春精心设计与监督施工的成果。通江中学六幢砖木结构教室、物资局办公楼、红旗纸厂、龙溪沟酒厂、木棕广、肉联厂、自来水厂等建筑物,皆为杨遇春设计。

1979年设计建修县电影院(2000左右拆除)。先后在省内外大中城市考察学习,吸取先进经验。经现场勘测,反复推敲琢磨,取各家之长绘制出施工蓝图,历时一年零八个月修建成功。电影院造型新颖,结构精巧,音响清晰,通风良好,光线柔和,排座舒适,色泽协调,美观大方,颇受好评。川西坝子的部分县电影院,曾多次派人前来参观,仿制蓝图。

1979年杨遇春当选为县二轻学会理事,1980年8月当选为通江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1年6月26日病故,终年71岁。

THE END
打赏
海报
杨遇春
杨遇春,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元月,湖北省黄陂县下新集人。于武汉市约翰中学高中毕业,任过宜昌市一家五金商号的会计。民国19年(1930),随父迁居重庆,任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