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州平梁城城防设施调查简报
三、平梁城城防系统
(一)城防遗迹的年代
平梁城现存城防军事遗迹中,以城墙最多,沿平梁山崖壁分布,总长近4000米。这些城墙在七百多年历史里多次经过维修,因此在城墙石形制、砌筑方式等方面呈现出多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风格。
1.城墙石形制
按形制及加工方式之不同,大致可将平梁城城墙石分为A、B两型。(图4、图5略)
(1) A型:城墙石略呈“楔子”形。一头大,一头小,切面呈方形,宽、高约30~60厘米,长约80~120厘米,形制规整、体量巨大。大头外切面加工精细,錾刻纹路多呈现“人”字纹和斜纹,整齐划一,其余面加工稍显粗糙。A型城墙石在巴蜀宋代山城遗址中常有发现,如平昌小宁城宋代城墙[12],合川钓鱼城范家堰遗址、南北一字城出土的城墙石[13],重庆朝天门出土宋代城墙[14]等,带有典型宋代特征。
(2) B型:城墙石呈长方体。长度多在100厘米以上,少数可长达150厘米,形制规整,但整体窄长,部分城墙石体量较大,如内东门右侧城墙局部、西门至南门段城墙局部上层城墙石等。切面为20~40厘米见方的正方形,少数体量较大者切面可达60厘米。城墙石表面錾痕以细密竖条纹为主,也有极少数呈现为斜纹。此类型城墙石常见于巴蜀地区明清寨堡中。
根据实地调查,平梁城之城墙绝大部分使用A型城墙石。B型城墙石仅在西门至南门段城墙顶部、北门至西门段城墙局部、内西门右侧城墙局部、内东门右侧城墙顶部等局部区域或城墙上层有零星分布。从二者分布情况叠压打破关系来看,B型城墙石仅是对A型城墙石的增补,城墙中占主要的仍是A型城墙石。
2.砌筑方式
平梁城城墙主要可分为两种砌筑方式,即崖壁包砌和平地砌筑。
(1)崖壁包砌
崖壁包砌主要指使用人工打磨的条石对自然崖壁外缘进行包砌,并对崖壁缺口或地势低缓处进行填补的做法,此类城墙一般包砌于崖壁之外。按条石码砌方法之差异又可进一步分为丁砌和顺砌两种。
丁砌筑法主要对应使用A型城墙石。砌筑时,大头向外,小头向内,沿崖壁顶端边缘逐层垒砌。受A型城墙石形制影响,丁砌城墙无法保持直立,而是从下至上逐步收分,使城墙呈现10~18°的倾斜度。值得注意的是,遗址内丁砌城墙中也存在使用B型城墙石的情况,如内西门右侧城墙局部、内东门右侧城墙局部、北门至西门段城墙局部等。由于B型城墙石形制规整,因此丁砌之后城墙不会出现倾斜现象,而是直立陡峭。据调查来看,平梁城内使用B型城墙石的丁砌筑法城墙,大多位于城墙顶部或部分增补区域,其砌筑方法虽类似,但根据叠压打破关系来看,其时代明显晚于前者,应系前者基础上发展而来。
顺砌筑法主要对应使用B型城墙石,沿着崖壁顶端边缘错缝顺砌,逐层垒筑。平梁城遗址中顺砌筑法的城墙较少,仅有内西门右侧城墙局部、西门至南门段城墙局部、内东门右侧城墙局部为顺砌筑法。
(2)平地起筑
平地砌筑即外部采用丁砌筑法包砌崖壁,内部使用体量相同或较小的城墙石在平地上逐层垒砌,中间以碎石和泥土夯筑,形成高出城内地面100余厘米,厚约200厘米的城墙。城墙外部打磨精细,形制规整;内部所用石材规格不一,砌筑较杂乱,加工亦较粗糙。此类城墙主要分布在西门炮台、中东门左右及猫儿墩炮台附近,或为配合炮台或瓮城的特殊军事功能而建设的特殊城墙,在冷兵器时代可有效保护炮台内部的投石设备及守卫将士,热兵器时代亦可作为掩体使用。
城墙收分之法在宋代已为常制,宋代建筑文献《营造法式》中有关于城墙收分的明确规定。[15]卷三《壕寨制度》,56从现有考古发现来看,以A型城墙石丁砌而成的城墙在巴蜀地区亦常见于宋元山城遗址中,如金堂云顶城[16]23-40、平昌小宁城[12]、泸州神臂城[17]、南充青居城[18]、富顺虎头城[19]等的宋代城墙均为丁砌。(图6略)因此平梁城使用A型城墙石,采用丁砌筑法筑成的略带倾斜度的城墙应为南宋末年所建。
顺砌筑法城墙在巴蜀地区同类山城遗址中常见于清代寨堡。平梁城顺砌城墙体量较小,且主要作为丁砌城墙之补充,或叠压于丁砌城墙之上,当为清代迁治平梁城后,对其原有的宋代城墙进行的适当增补。而西门炮台、猫儿墩炮台内部平地起筑城墙为配合炮台建筑之特殊城墙,与大良城东门左侧南宋城墙类似,主体或为南宋遗迹,亦不排除后期加筑增修之可能。
(二)城门
关于平梁城之城门,《金石苑》按曰:“城高一丈,周数十里,四隅有门,皆三重。”[20]第五册《平梁新城题名》而更早成书的道光《巴州志》所绘平梁城图中,北门、南门仅一道城门,西门、东门虽有重门,但仅有两重,而非三重。[21]卷首图(图7)可见在道光之后,城门有所增筑。据调查,平梁城西门、东门各有三重,较之《巴州志》平梁城图各多一道城门。北门、南门皆仅有一座城门,与道光《巴州志》平梁城图大致吻合。遗憾的是,平梁城所有城门现皆不存,难以通过城门形制进行有效断代。城门是防线上的各个重要节点,而城墙则是连接这些节点的重要线索。因此,根据连接城门的不同时期城墙分布情况,可大致推知城门的年代。平梁城城门中,内西门左右城墙主要是丁砌城墙,所用主要为A型城墙石,少量B型城墙石皆为后来补砌,因此内西门的年代应与城墙时代相同,为宋代所建。外西门左右城墙与山体相连,多为丁砌筑法,应为宋代所建。中西门为自然岩体上开凿而成,外部砌有拦马墙,但无城墙与山体相连,似为清代增设。南门、北门左右皆有连贯的丁砌城墙,应始建于宋代。内东门、中东门左右城墙与西门附近相似,皆为丁砌城墙,应是始建于宋代的瓮城结构,与金堂云顶城北城门及北瓮城极为相似。外东门靠近金锁关,与内东门、中东门间并无连贯城墙,或为清代增筑。水寨门位于城北低洼地带,城门右侧城墙并不连贯,且砌筑杂乱,清代方志文献中亦无记载,不排除为清末民国时期增筑的可能。南门至东门之间新发现的卡门规模较小,砌筑方式等亦与宋代城门和清代城门迥异,当为后世新开。
综合来看,平梁城有迹可循的城门遗迹中,北门、南门、内东门、中东门、内西门、外西门应始建于南宋。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目前的考古材料,四川地区保存至今的宋代城门皆为拱券形城门,清代中后期则出现平顶形城门。从道光《巴州志》所绘平梁城图来看,至迟在道光年间,平梁城的城门已全部改建为平顶形城门。笔者推测平梁城内的宋代城门或在元初毁城行动中被拆除,道光《巴州志》所绘平顶城门,或为嘉庆迁治平梁城后利用宋代城门基础原址改建而成。而图中未见之中西门、外东门、水寨门则很可能是咸同年间或更晚的民国时期,根据防御形势需要而增设。
(三)炮台与墩台
平梁城现存的两处炮台及二十余处墩台,与宋代城墙连为一体,当属同时期筑成。半圆形炮台在巴蜀地区山城寨堡中并不少见,如平昌小宁城东门炮台、鹅顶堡南门炮台、大良城奓口石炮台、马儿岩炮台、神臂城东门炮台等宋代炮台均为半圆形丁砌炮台。因此,平梁城的西门炮台、猫儿墩炮台也应为宋代遗迹。(图8略)
综合上述推论可知,平梁城现存城防设施以宋代遗迹为主,长近4000米的城墙遗迹大部为宋代城墙,清代仅在城门附近局部区域进行过维修和增补。宋末筑城时,已有东、南、西、北城门,其中东、西城门可能存在内外瓮城。明清或更晚的时期,又对宋代城防进行增修和再利用,增设了中西门、外东门及水寨门等寨门,并在北门、南门山脊各设重门,形成了文献所载之“四隅有门,皆三重”的城防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实地调查中并未在南门、北门附近发现大体量重门遗迹,笔者推测文献中所谓“皆三重”或许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城门,而是将城门内外一些关卡也视作城门了。从不同历史时期城防遗迹的分布情况来看,宋代主要在平梁山山顶及东南部半山区域内构筑城防。清代迁治平梁城后,仅在城东、城西增设城门,并修补城墙,基本沿用宋代以平梁山顶为主的城防系统。但从《巴州志》平梁城图可以看出,清代在外西门之外至姜家梁的狭窄山脊中还设有塘汛,即枣儿塘。城东又有额勒登保接印之接印台。今平梁城外东南部有擂鼓台、金锁关一带有炮台村、城外平梁镇以北又有火炮村等地名,皆应与军事设施的设置有关。因此,平梁城清代城防系统上承宋代,但又不局限于平梁山范围内,而是有向外扩展的趋势。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