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年间
县人陈元良(字萃田),辞去富州山长,返梓任东皋书院山长及教席40年,著有《东皋诗文集》。
光绪二十七年(1901)
九月清政府下令将各州县“书院”改设学堂。“书院”遂废。
光绪二十八年(1902)
知县丁寿芝在“东皋书院”左侧禹王宫始建通江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校舍。
光绪三十一年(1905)
通江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成立。
同年,在斯滩河建立初等小学堂。
同年,清廷下诏。废科举,当即停止了乡试、会试、童生岁科考试制度。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在中西、东一、东二、南一、南二、北一、北二等八个学区各设视学员一人,以管理教育,劝导改良。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在杨柏河、大石桥两地办起了初等小学堂。
是年,教育行政改制,裁撤教谕、训导。改教谕署为劝学所。置视学一人,以辅助知县办理教育行政。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复兴乡土门场富绅蒲映蛟捐银两万创办了“腾蛟书院”。
同年,县内建初等小学堂9所。
宣统二年(1910)
通江县创办9所初等小学堂于城乡。
宣统三年(1911)
通江建立9所初等小学堂。
宣统时期,新增初等小学堂22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