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李兴弟

李兴弟(1914.10一2000.11),四川巴中恩阳区花丛镇四方碑村人,大校军衔,副军级。1933年5月参加红军,1934年5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82年离休。李兴弟在部队历任战士、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1939年获“模范连长”称号。1950-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被志愿军总部记二等功两次,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

1914年农历十月初十,出生在一个佃农家庭。四岁时,父亲离世。母亲李文氏身单力薄,无力抚养爱子,含泪将李兴弟过继给唐家为养子。

1933年6月,李兴弟参加红军,被编入何畏、许世友领导的红九军二十七师八十一团特务营二连任战士。

1934年4月就任二连班长,并于当年5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3月,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他离开川陕苏区随军长征。1935年8月,李兴弟被任命为红九军二十五师七十五团二营六连排长难。

1936年6月12日,李兴弟随红四方面军的先头部队在夹金山下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后,开始新的征程。

1936年10月10日,红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胜利会师。

10月24日,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四军、第九军、第五军奉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挺进河西走廊。

红军进入河西走廊后,李兴弟所在的红九军在孙玉清军长的率领下,于打拉池一带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毙伤俘敌500余人,首战告捷,并进驻镇虏堡。

1936年,部队被迫撤出战斗,放弃古浪。李兴弟死里逃生,幸免于难。

1937年3月,梨园口战斗失利后,李兴弟和幸存的战友们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1937年10月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参加延安四十里铺集训三个月,于12月到山西杨前区一一五师教导队学习。
1938年9月,李兴弟调任新四军安徽涡阳蒙城等地苏鲁豫支队特务连排长,1939年9月任特务连连长。

1940年12月一1946年,李兴弟任江苏盐阜军区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一团一营一连连长,三营副营长,二营营长,江苏盐阜军区盐城县总队副总队长(副团)等职。

1945年,日本投降后,李兴弟随师北上,挺进东北后,李兴弟任东北护路军六团副团长、团长。

1948年7月5日,经东北局决定,中央军委批准,李兴弟所在部队整编为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李兴弟任纵队四支队二十四大队队长。1950年8月,李兴弟任铁道兵团一师二团(第十一桥梁团)团长。

1950年12月,李兴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6月,李兴弟担任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第一副总队长。

1953年11月,李兴弟返回祖国后,在北京学习文化。1954年8月12日任铁道兵第十师代理师长,1955年8月5日任铁道兵第十师师长。

1955年授予上校军衔,1962年晋升为大校军衔。

1988年,中央军委为已离休的李兴弟颁发了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0年11月8日,在成都病逝,享年87岁。2001年5月4日,家人按照遗愿将其骨灰护送回老家巴中,安放在“将帅碑林”。

THE END
打赏
海报
老红军李兴弟
李兴弟(1914.10一2000.11),四川巴中恩阳区花丛镇四方碑村人,大校军衔,副军级。1933年5月参加红军,1934年5月加人中国共产党,1982年离休。李兴弟在部队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