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药品的来源
由于对川陕苏区实行经济封锁政策,各医院的药品奇缺。医院的药品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缴获
红四方面军在战争中缴获了川军的大量药品和医疗器械。每逢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广大红军指战员就十分注意收集药品,并汇总上缴。在反“三路围攻”和“六路围攻”中,红四方面车缴获的药品都很多。
二、购买
购买药品是川陕苏区解决药品缺乏的重要途径。购买的主要渠道有三条:
一是由川陕省委通过中共陕南特委从陕南驻军孙蔚如部购买医疗器械和药品。1933年6月,通过统战工作,红四方面军和陕南驻军孙蔚如部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后,孙给红军赠送了10批药品,于1933年6月5日运到通江两河口以北的凉水井店子里。8月,红33师政委张广才派1个武装连用背篓送到总医院。
二是各医院派人扮成商人到万县、重庆、达县、南充等地购买。
三是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指示苏区各经济公社和贫民合作社大量收购药材。1934年春,苏区传染病猖獗,仅红军总医院每天要捡药2000副以上。川陕省委总经济公社组织了运输队从镇巴、万源、宣汉、达县等地把经济公社收购的药材运到通江;南充、巴中、南江等地的药材由各经济公社组织人力运到毛浴镇、瓦室铺和苦草坝一带。
三、采集
大巴山中草药资源丰富。各医院均成立了专业的采药队,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的采药队60余人,长期在深山老林里采集中草药。川陕省工农总医院的采药队近60人,分成几个小组,每组由一个老药工负责,并且将主要药材的特征编成顺口溜,到通江、南江、万源等地采集到了杜仲、天麻、川芎、当归、白芍、知母、贝母、黄连、柴胡、三颗针等200多种药材。采集队李文样能识别近500种中草药。
四、自制
西医院都设立了制药机构。川陕省工农总医院有中成药加工厂,在老中医景振如、赵开国的指导下,除炮制配方的中草药外,还自制了内服和外用的感冒丸、十全大补丸、清炎散、红升丹、白降丹、黑药膏等几十种中成药。
工农总医院自制的药品除满足本院外,还经常支援各分医院和红军各部队的军、师医院。
红四方面军总医院的中医部、西医部都建立了制药机构,并且自制了大批中西药品。缺乏镇痛药,西医部就将鸦片烟提炼成吗啡,经临床验证,它的镇痛效果良好;没有麻醉药,就把漂白粉和白酒混合蒸馏,制成一种叫“哥乐方”的麻醉剂,伤员在手术前服用,能起到麻醉作用;没有消毒的药,就用盐开水代替。
1933年春末,红军总医院自制的药品有阿片酊、复方樟脑酊、远志酊、陈皮酊、复方豆蔻酊、碘化钾液、碘酊和大黄浸剂、大黄散、碳酸钙等。
五、代替
红军总医院采用中药代替西药的办法,解决了西药不足的困难。外伤必需的消炎镇痛药短缺后,西医部就用中药的硇砂来消炎止痛,并且效果良好;伤员取子弹头没有麻醉药,就以半夏、生川乌、生草乌等煎成浓汁,涂在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遇到砂子和碎骨片取不出来时,就用蓖麻仁、倒提龙(即白泡儿刺苔倒在地上又长出的嫩根须)捣绒敷在伤口中,让砂子或碎骨片自动流出来;伤口不好缝合,则用大小血藤、见肿消和嫩桐树枝捣绒敷包;没有破伤风针药,则用玉真散敷伤口,或内服以荆防败毒散和加桃仁、红花配成的水药;若因三角钉或毒箭刺伤,并且红肿不退,则以磁石、蓖麻油、倒提龙捣绒敷伤口,效果良好,肌肉能恢复如初。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