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防区制 四川军阀治下的独立王国

所谓防区制,即军阀分区而治之制度。所以为之防,就是因区设防之意。防,是加强防卫,也可说成是以防他人。划地为域,这一区域是我的,便成了我的禁区,他军不得入,他人不得占。这和强盗占山为王没什么区别。

防区是众军阀协议分配,分配的原则,自然是强者占有富庶的地区,弱者只能去恶山恶水。也可以是某一军阀有力量,就打入某一富庶地区,自定为他的防区。旁人打他不过,他就立足了。还可以是某一较大的军阀分封防区给小军阀包括他的部下。防,就有打,即为防区,所以也就战事不断了。防区之设它产生于军阀众多,没有一个特大军阀来压得住台客观存在,这些军阀力量强弱有别,相距又不是很悬殊,所以战争频繁上演。军阀们为了摆平,利益均沾,各得其所而应运而生的一种解决方式。

防区制的产生,据说是1917年护法之役以后。其时,孙中山委任唐继尧为川、滇、黔军总司令,四川军阀最强者是熊克武,滇军、黔军联合能熊克武攻克重庆,连下叙永、成都,赶走北洋政府委任的四川督军刘存厚,熊克武得任四川总司令。1920年,滇军再次入川,联合川军吕汉群部打垮熊克武,吕汉群任川军总司令。三月之后, 熊克武复起,联合刘存厚、杨森、赖心辉诸部攻打吕汉群,吕退出成都,滇军退回去云南。从此,四川军阀便各霸一方,据地称雄,形成了防区制。熊克武、刘存厚、赖心辉等,后均因势衰而销声匿迹,后起之秀刘文辉、刘湘、杨森、邓锡侯、田颂尧、孙震、潘文华、王陵基便成了四川著名军阀。

从这时起,刘文辉据成都及川西,邓锡侯据成都效外各县,田颂尧据绵阳及川北一带,杨森据泸州各县,刘湘据重庆及川东,等等,形成所谓的大防区。整个四川的土地由八大军阀巨头瓜分为大大小小的地盘,以大小不等的县为单位,占有县数的多少代表着占有防区的多少。每一个防区的驻军长官直接任命地方的行政长官,而这些行政长官往往也都是由驻军军官担任。他们可以在自己的防区内为所欲为,包括自由征税、任意扩充军队。

防区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每一次战争的结果,就是一次重新分配防区的结果。由战争所带来的防区变化是四川军阀间战争的主要目的。 因各军驻防日久,不仅在防区内提取粮饷,还干预政事,委任官吏,预征赋税,致使各防区成了军阀割据的“独立王国”。

作为防区时代的县长,他们任务就是以办理军款为主,而县政和地方事宜次之。为县长者,只要把军款数额拿起来了,能够及时上缴,就算能办事的,否则,要受到申斥或免职。为办军款,南江县的执政者也想了些办法。在旧历新春,备办礼品,分赴县属各区,登门向当地团总送礼。并附贺年书信一封,表达庆贺之意。这时,团总们受宠若惊,心想,难得县大老爷给我们部属送礼贺年。拆开手书一看,前面是问好和庆贺新年的话,后面的词句,则是以私人的情感,希望把军款派额数字,要如数收齐上缴。结束几句,是说送来薄礼,不足挂齿,尚希毋却。团总们读信后,喜中生忧。

县大老爷,给各区团总,送了礼品之后,担心他们不在意,又以命令行之,文内说得雷厉风行,不得有丝毫违抗,否则,以抗收军款论罪等等。由此软硬兼施,恩威并行。说明县长也不好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