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古巴人族源蠡测

贰 龙蛇之巴

巴为蛇称说,是有关巴字解释的各种说法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杨华认为,其意是崇蛇的巴人与崇象的部族进行了三年的战争,巴人获胜。潘光旦认为,“巴蛇”的“巴”就是“巴人”,并说“大概巴人所在之地以前出过一种大头的蛇,巴人与这种蛇既出同一地方,传说就把巴人比作蛇了”,并认为这是影射着一种不同族类的人,而决不是真的蛇。到了殷商时期,蛇即以龙称,所以人们称之为龙蛇巴人。

关于龙蛇巴人的起源、迁徙、插占、繁衍之说,与巴中地区相关的有三种,笔者条陈简述于后,或有鲁鱼亥豕之误,还请方家教我。

1.洞庭湖岳阳地区说。此说认为,巴人起源于洞庭湖东岳阳地区,其主要据《说文解字》所载“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认定巴人以大蛇为图腾,属南方苗蛮集团。又据《淮南子》载“羿断修蛇于洞庭”,从《浔江记》记载“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曰巴陵也”推断早期巴人起源于洞庭湖东岳阳地区,因受中原尧、羿为首的部落打击向西北、东南两个方向迁徙,向东南者迁到今东南沿海一带,向西北者迁至鄂西清江和长江三峡乃至川陕边界地带,迁徙时代在夏代前新石器时代末期。岳精柱认为,到了原始社会后期,龙蛇巴人开始从巫山地迁出,到达洞庭湖滨北部,成为苗蛮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龙蛇巴人并非起于洞庭湖东岳阳地区,而是从巫山地区迁徙而入洞庭的。朱圣钟认为,早期文献记载为“羿断修蛇”“屠巴蛇”是后来文献被篡改的结果,巴人起源于洞庭湖东岳阳地区说缺乏考古学证据,因此巴人起源于洞庭湖东岳阳地区的说法值得商榷。

2.巫山说。此说认为,巴人起源于长江流域巫山一带。其文献依据,主要有《世本》《后汉书》《太平寰宇记》载“廩君之先,故出巫蜑”,认为巫蜑即巫山蜑人;《山海经·海内南经》载孟涂司巴,孟涂司巴地有丹山;罗泌《路史·国名纪》载“丹山乃今巫山”,认为夏代孟涂司巴地即巴人聚居地。其考古学证据,巫山出土巫山人化石,大巫山区域内巫山、秭归、宜昌、紫阳、郧县、郡县、房县等地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文化发展连续;峡江地区发现一种夏至周初的考古文化类型,陶器以圜底罐、长柄豆、小平底罐、尖底缸、尖底杯、褐陶盂、豆形器为特征,这类文化遗存与邻近区域考古文化不同,考古学者将其界定为早期巴文化,这类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峡江地带和清江流域。洞庭湖岳阳地区说与巫山说相较,巫山说的考古实证充分有力,更为可信。

3.二源说。此说认为,巴人族群起源有两处。二源说又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周集云在《巴族史探微》中提出的“丹阳丹山—武落钟离山”说。此说认为,远古巴人分布于大江南北两个区域。太皞之子咸鸟从太皞之墟迁出,一部分居江北丹山巫山一带为丹阳巴人,其后裔居于江南武落钟离山者发展为夷城巴人,即廪君巴人。此说的主要依据是《山海经·海内经》“西南有巴国。大皞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的记载,认为巴人始祖为太皞。太皞是上古东方和中原地区传说中的人物,春秋时屡见记载。史称太皞风姓,居陈。又据《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夏后启之臣曰孟涂,是司神于巴,巴人讼于孟涂之所,其衣有血者乃执之,是请生。居山上,在丹山西。”《水经注·江水》(卷三十四)引郭景纯云:“丹山在丹阳,属巴。丹山西即巫山者也。”二是董其祥在《记载的巴史》中提出的“汉水—夔巫”说。此说认为,早期巴人有二支,一支是居汉水流域的为伏羲族,即后来的板楯蛮,以龙蛇为图腾。另一支是居夔巫地区的为廪君族,即后来的廪君蛮,以白虎为图腾。他们是巴人的两大部族。

从以上文献资料,结合近几年长江三峡地区的考古实证看,巫山说、二源说与迁徙、插占于巴中地区的龙蛇巴人更符合历史事实。

巫山说认为,从巫山迁徙到洞庭湖北部的龙蛇巴人,遭到来自北方以尧为首的华夏集团的进攻,龙蛇巴人战败,一部分被强制迁到汉水中游的江汉平原,此地离华夏较近,便于控制。后来,龙蛇巴人在这一带建立了巴方国。春秋时期,龙蛇巴人自北受到中原各国压力,东南受到楚国威胁,被迫向大巴山迁移。至战国初期,龙蛇巴人遍布川东、川北,抵至阆中,与在这里的彭人、卢人和土著巴人杂居,至秦汉时被称为板楯蛮,西汉高祖时始称賨人。彭金祥认为,秦汉时期,大部分巴人已经退至峡江一带,但还有部分巴人生活在川东地区。其时,“巴人、賨人的分布在四川境内主要是在嘉陵江流域的达州、巴中、广安三市属地和南充的部分县区,在重庆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两岸”。

周集云认为:丹阳—丹山巴人聚居于巫山、秭归、当阳、丹山至接近江陵区域,这支巴人为风姓,后向汉中和米仓山迁徙,迁徙路线一是由大巴山南,沿大宁河进入镇坪、岚皋、紫阳,而入城口、万源,万源西部即为古巴州辖地。二是由大巴山北,循秭归驿路,越小神农山至房县,这是巴人的游牧之地,再往平利、安康至镇巴、西乡。有些巴人迁居万源和通江地带,部分巴人散居汉中平原和米仓山一带。“由于丹阳巴人来到此地,居住开拓,生息繁衍,这一带以‘巴’命名的地方,才陆续出现。”比如巴岭、巴岭山、巴溪戍、巴山、巴水谷等,这些以“巴”命名的山水,皆见于《水经注》。今巴中之地带“巴”字名的还有诸如巴州、巴山、巴河、巴江、巴蛇洞、巴灵台、巴岭路等。

董其祥认为:伏羲族巴人的活动地域,据《帝王世纪》载:伏羲“生于雷泽,长于成纪”,在今甘肃成县有仇池山,亦名仇夷山。《太平御览》引《遁甲开山图》云:“仇夷山,四绝孤立,太昊之治,伏羲生处。”并引《荣氏注》说:“伏羲生成纪,徙治陈仓。”是知伏羲族的活动地域原在汉水上游陇东、陕南之地,这一带就是古代巴人活动的地盘,也是《山海经》中“多大蛇”的地方。巴族先民以巨大无比的龙蛇作为图腾,自称为“巴”,传说他们的始祖伏羲氏也是人首蛇身。这个族类大部分分布在大巴山脉和东西汉水之间,也就是古代的“巴中”之地。左思《蜀都赋》云:“左绵巴中,百濮所充”,濮应是伏羲族的后裔,西周金文称为“服子”,也是秦汉间居住在嘉陵江流域的板楯七姓之一的“朴”姓。古代“巴濮”连称,实际上濮只是巴族中的一支。

综上所述,说明巴中地区的龙蛇之巴是分布在大巴山脉和东西汉水之间的伏羲族之巴,亦或是从巫山地沿长江迁到洞庭湖北岸一带,后迁徙至汉江流域的江汉平原,再移至大巴山及以西地区的丹阳之巴,亦或二者兼而有之。这些迁徙插占的龙蛇巴人支系,与巴中地区的土著巴人族群,历经春秋秦汉,通过长期融合,形成了巴中地区巴賨部族的重要成分。

(作者:彭从凯 来自:巴中传媒网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中古巴人族源蠡测
第八届巴人文化艺术节 学界关于巴人族群起源问题,众说纷纭,各说各理,争议很大,没有定论。朱圣钟梳理概括诸说,罗列其要,主要有清江流域说、巫山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