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选堂
选山之东、南方有一定斜度但又不甚陡峭的坡地,须土质肥沃,土层厚,排水良好,有地卷皮,长羊胡草,并有杂才遮阴。俗语云:七分阴,三分阳,花花太阳照耳堂。要将所之地的荆棘刺草、枯枝败叶清除干净。

五、发汗
耳棒运进耳堂中,一两板凳棒堆积在一起,计半个月,让其发汗长出香灰霉。若香灰霉上得好,当年便可望丰收。
六、排棒
将发汗后的耳棒散开,顺着耳棒弯度一排排堆放整齐紧贴地面,每根耳棒间隔寸许,每两排耳棒间留人行道,以便清除杂草和拣耳时不至于踩着耳棒,
七、拣耳
俗语云:“新耳出来拜端阳”,若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大端阳即五月十五就有耳芽出现。经一旬至半月,小耳芽渐次成熟。当耳根变为米黄,耳片边缘发亮,手触之有弹性,便可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削成南瓜籽型的竹刀轻轻割下,割时需割大留小,留弱割强,既要留下耳根以利再生,又要不残留耳片以防其烂后腐蚀耳根。忌用铁刀割耳,免耳根沾染铁锈而霉烂。
[…] 通江银耳生产传统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