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证要“扯”
办理结婚登记证,巴中人一般叫扯结婚证,简省为扯证、扯证明。
为什么结婚证要扯?扯这个字有拉、撕破的基本义,还可生发多种引申义,有不拘形式不拘内容地谈,如抽谎、扯闲等;有无原则地争论、纠缠、推诿,如扯皮等。
“扯”这个字组成的词不是褒义,连中性都不算,比如扯烂、扯豁、扯垮、扯筋、扯淡、扯腿、扯跑了、东扯西拉……这些词哪一个用在婚姻上都不吉。原本巴中人忌讳说一些寓意不好的话,面对结婚登记这种人生很重大且庄重严肃神圣的事,嘴里吐的字都会十分讲究,要图个顺畅。男婚女嫁,登记结婚,可以有多种词选用,如办证、领证等,我一直纳闷为何叫“扯证”呢?
这个“扯”字是不是还有其他向好意思?认真琢磨,发现有些话语中的“扯”字,不具有“分崩离析”之意。比如“理越扯越明”“扯紧”,这些往结婚上引导,会发现对婚姻有良好的祝愿。办证,就是让男女两个人扯拢、扯紧,越扯越牢,这么一想,“扯”又对了。
探究多时,有人解释说“扯”是因为早期的结婚证是要扯下来的,一半给办证人,一半留存根,骑缝印章各有半个。久之,人们就把“办证”说成“扯证”。
真的吗?我也懒得想了,反正扯不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