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思想:乡村教育理论与今日农村改革
2.除天下文盲,做世界新民
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成立时,宣布“除文盲,作新民”为其根本宗旨。晏阳初对此作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内受固有文化的陶育,外受世界共同新潮的教训,自觉欲尽修齐治平的责任,舍抱定‘除文盲作新民’的宗旨,从事于平民教育的工作而外,别无根本良谋。”⑦他认识到20世纪的世界是民族智识的战场。中国虽号称有四万万人民,但其中三万万以上是文盲,这些同胞名为国家的主人,实际上如中世纪专制国家的老愚民。为了使民族能生存于当今智识竞争的世界,并对世界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只有本着愚公移山的精神,尽心竭力以平民教育为天职。“力恶不出己,一心为平民。奋斗与牺牲,务把文盲除尽,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齐见光明。唤醒旧邦人,大家起作新民。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⑧平教运动的宗旨体现了晏阳初从根本上改造人的主体思想。早在欧洲战场时,他就发誓毕生为劳苦大众服务,要为解除苦力的“苦”,开发苦力的“力”而献身。“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直是主宰他从事平民教育的根本信条。中国的问题千头万绪,但在这众多的社会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人”。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就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必须从四万万同胞身上着手。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的素质,垫高民族的基础,真正实现孙中山先生“必须唤醒民众”的遗愿。因此,他认为“从事‘人的改造’的教育工作,成为解决中国整个社会问题的根本关键。”⑨
“除文盲”是整个平民教育的基础工作,它以人人识字,人人取得基本教育为目标;“作新民”则是平民教育的最高目标,目的在培养适应20世纪中国所需要的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公德心及健康体魄的“完整的人”。
当平民教育转入乡村建设新阶段之后,晏阳初强调指出:中国乡村建设运动(也就是农村运动)的使命是“它耸着巨大的铁肩,担着‘民族再造’的重大使命”。“它对于民族的衰老,要培养他的新生命;对于民族的堕落,要振拨他的新人格;对于民族的涣散,要促成他的新团结新组织。” ⑩为什么“民族再造”的使命要靠“乡村建设运动”来担负呢?这是因为农村人口占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在他们身上,中国民族的优点美德要比都市人民保留得多一些。因此,乡村运动责无旁贷要承担起“民族再造”的使命。三万万农民当中,希望之所寄尤在8000万左右的农村青年。他们是继往的好手,也是开来的良工。他们可以做救护中国的生力军,改造中国的挺进队。
实现“民族再造”的使命,必须依靠教育来完成。什么样的教育能承担这一重任呢?中国式的古董教育、西洋式的舶来教育只能促成民族自杀民族退化的悲惨结果,只有“实验的改造民族生活的教育”才能肩负民族再造的历史使命。这种教育以“教育即生命”、“教育即生活”为原则。要求教者与学者都到实际生活中历炼。欧美教育讲求适应生活,而实验的改造民族生活的教育要去创造生活,改造即生活。在改造生活的实验中去培养民族的新生命,振拔民族的新人格。要深入乡间从农民实际生活里去找问题找材料求方法来研究实验。而不能呆在大都市里蹲在图书馆里去讲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的农村教育等于闭门造车,隔靴搔痒,无补于中国问题的解决。
晏阳初认为“今日中国,危亡已迫于眉睫,,今日所应施之教育为最低限度最基本必不可少之救亡图存之教育。”最急需最迫切的教育有三个方面:第一,培养知识力,最低限度培养农民的民族意识与国家观念。第二,培养科学的生产力,更换那些老农、老圃的旧习惯旧技术,使他们明白人定胜天,,一切均可自己创造的道理,养成自给自养的能力。第三,培养组织能力,克服自私散漫,养成纪律生活,做到自卫自保⑪。为了培养以上三种能力,要周密规划目标、计划与策略。教育的方式应有别于儿童教育,儿童教育是国家的基础教育,宜采用培养的方式。农村青年教育则应采用开导的方式,从旁给予一种助力,以此达到开发他们自身蕴藏的无穷创造力的目的。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