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儒学记
通江旧虽有学,卑陋弗称①议者欲迁诸爽垲②久之弗遂。南度,孝宗淳熙辛丑③知县程君仲虎为邑,乃克迁于兹,据龙山之基,高闳列戟,至圣所居④巍乎已就,而其地力有不足,犹有待也。后十有四年,当宁宗庆元乙卯,⑤阆中曹君奇摄邑,乃议说功绪;⑥经营搜择得善地,巍然揖秋锦之山,俯瞰其流,实邑人何氏之业,从而求焉,欣然略无难色,方迨工役,而新令鄱阳张君克正适至留意焉,喜悦趋之成居。无何,⑦而广厦渠渠,讲论有堂,肆业有斋,凡所以为学于是始具。是役也,兴于去冬,而成于今岁孟夏,士人相告,语语请于邑长而谒予以记。予闻古者习书、学射、养老。
⑧饮觯⑨升其秀士;简不率教,出征受脤馘⑩,若此类皆行之于学。盖朝夕有事焉,非若今郡邑岁再释奠,⑪月朔一至焉而已耳。夫朝夕于是,其以是为急,固宜。然观所制泮水,⑫之颂,盖有兴废者,况于今钱谷期会⑬惟恐力之不给,而能知所先后,拳拳于此,其可颂者,不愧于昔日宜邑人之列其治状,而相率以告也。予因思古者学校之设,非徒存古制为观美,盖附之教焉,闻此邦之为士者,邑居族处,皆怡怡然兴于礼义,无惰游、废业,簪笔教辞⑭民吏长短之习。自修学至今,造遇乡举必在选中,此非学之功软?勉之无怠,则风动诱掖,骎骎⑮遍乎畎亩之中,其风俗日改月化,学校之功当不替于今日也,予故乐为之记。庆元宁宗二年七月初六日。
①卑陋弗称:卑微简陋,没人称道。
②)爽垲:语出《左传·昭公三年》》“子之宅近市,湫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杜预注“爽,明;垲,燥。垲,地势高地质干燥。此为高朗干燥意。
③孝宗淳熙辛丑:南宋孝宗淳熙辛丑岁即公元1181年。
④据龙山之基,高闳列戟,至圣所居:龙山,即大龙山,亦名鹰龙山,位于县城北,脉自火天岗逶迤而来,呈西北东南向绵亘于大小通江河之间。迤南为三华山(俗称三铧顶)分三支南下,儒学位于中支。闳,巷门;戟古兵器。至圣:旧时学堂中壁上方供有“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之神位。称孔子是品格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全句意为,山脉灵秀,地势雄伟,是立儒学的好地基。
⑤宁宗庆元乙卯:即公元1195年。
⑥功绪:语出《周礼、天官、宫正》"稽其功绪。" 郑玄注:
“功,吏职也;绪,志其业。 ”孙诒让正义引顾炎武曰:“己成者谓之功,未成者谓之绪。指功绩,事功.
⑦无何:《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居无何,使者果召参(曹参)"不久意。
⑧养老:古礼,对具有某些资格的老年人按时给以酒食,称为“养老”见《礼记、王制》
⑨饮觯:解,音至,又读支,古代酒器。青铜制。“饮觯”即饮至,古代的一种典礼,诸侯朝、会、盟、伐完毕,回到宗庙饮酒庆贺。《左传·隐公五年》“三年而治兵,人而振旅,归而饮至。”又《桓公二年》凡公行告于宗庙,反行饮至舍爵策勋焉,礼也。"
⑩出征受脤献馘:《谷粱传专·定公十四年》“天王使石尚来归服” 脤者何也?俎实也,祭肉也。生曰服,熟曰膰。《左传·闵公二年》"帅师者,受脤于社。"出征受脤,出兵祭社,祭毕以社肉赐予众人。馘,音国。古代战时割取所杀敌人的右耳,用以计功。亦即指所割下的左耳《左传·宣公二年》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诗·鲁颂·泮水》"在泮”献誠。郑玄笺:‘馘,所格者之左耳"
⑪释奠:古代学校的一种典礼,陈设酒食以祭奠先圣先师。《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郑玄注: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
⑫泮水:古时学宫前的水池,状如半月形。见《诗·鲁颂·泮水》《诗序》说是歌颂鲁僖公重视“教化”,在政治上军事上都获得重大成绩。
⑬钱谷期会:钱谷,犹钱粮,多指田赋所征银钱和食粮。旧时官署中主办钱粮、税收、会计的幕友,一般称为钱谷师爷,又称钱粮师爷。全句意为有关钱粮税收的约会。
⑭簪笔教辞:古代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
⑮骎: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