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佺(quán),通江县芝苞乡坟头坪人,南宋抗御侵略军的民族将领。
公元1234年金朝灭亡后,蒙,宋关系破裂。
1236年十月, “蒙军大举侵蜀”, “不四旬,而东、西两川从风而靡,①”四川大部州县破陷。向佺初任江西吉州刺史,后因蜀内战况紧迫,奉命西枉进蜀任巴州知府,在巴州东百土坪一带率领将士筑城攻守,‘多方抗御蒙军②,累树战功。
1224年余玠任四川权兵部侍郎、安抚置制使后,战况日好珏蜀民使有安土之心”。次年闰十月,余玠“从优奖赏为抗御蒙古军作过杰出贡献的将士”, “知巴州向佺,钤辖谭渊在自土坪击败蒙古军,战功卓著。余玠向朝廷申报‘战有功,宜重偿’。后朝廷诏令向佺等十八人‘备官三转’。③”而向佺即敕封为“开国将军团练使”,后提兵驻通江得汉城。
公元1249年季冬,余玠“亲临得汉城,视其形势,授都督制张实,躬率将士,因险垒形,储粮建邑,为恢复旧疆之规” ④向佺共济之。他一面修整城垒,屯兵聚粮,一面凭借巴山天险抗御蒙古骑兵。因长期坚守要冲,赦封云“有勇且略,独守孤城”⑤。
1258年蒙哥汗大举征蜀,以兵击四川,发起两翼进攻。洋州失守,在激战中向佺以身殉职。皇帝赐以盛葬,并谥号”黑都五通”。先后建墓得汉城上及太钟山下。 “郡人籍以安堵土庙祀之”,以示凭吊⑥。

据《通江县志》载: “明英宗天顺年间,治南虎台溪上建龙翔庙以祀向检。圩 “治城南岸旧有“四贤祠”即‘唐宰相郑畋、明监察御史向翀、通判向阁,其一即公也。”
注
①道光《保宁府志》卷58。
②《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244页,中华民国十九年初版。
③陈仕松《余玠传》107-108页,四川人民出版社
④同③注58页。
⑤、⑥道光《向氏族谱》
[…] 4、宋理宗淳佑二年(1242年),蒙军侵吞宋王朝国土,宋王朝工部侍郎、宋军四川安抚制置使余玠,在巴州募讲武军2000人,命张实做都统,治军旅,筑城堡。次年,蒙军沿长江人川后进攻巴州,知州向铨[quán]和谭渊等率领军队阻击于自土坪(今平昌北顶子)。宋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四月,蒙军再次进攻巴州,守臣何震之殉难。是年十一月,余玠遣张实在通江得汉城依山设防,并且筑巴州小宁城(今平昌县荔枝乡附近)固守。宋理宗淳佑十一年(1251年),余珍又命张实筑平梁城(今巴州区平梁寨)以抵御蒙军。蒙军与宋王朝军队在巴州战斗十分激烈,宋王朝军队战败,巴州守将张文贵及阆(中)、开(江)、达(县)、广(安)等地守将皆叛宋降蒙。后来巴州成为宋军、蒙军的争夺要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