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1949:川东革命老区的红色报刊

二、1925—1932:反映川东土地革命斗争的红色报刊

这一时期,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和新文化新思想、变革社会还是许多进步报刊的主要内容。在当时国民党黑暗统治下的川东地区,官、匪、租、捐、税、役等绳索,把穷苦人民束缚得喘不过气来。有压迫就有反抗。在川东的革命文化战线,许多革命的、进步的报刊,在积极的、及时的宣传中共中央确立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鼓励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积极参加革命队伍,打击地方军阀和土豪劣绅。鼓励大家参加农会,斗贪官,开粮仓,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以推动、完成土地革命的任务。

1925年秋,一批开江县学生在外求学归来,成立了“九五”学会,自选编印小学教材。王剑鸣(1899—1955)

在其任教的普安小学同校长曾锦柏创办校刊《晨光》,宣传“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提倡科学与民主,抨击时弊,普安女校校长张元良创办校刊《人格》,以王剑鸣为主编,宣传尊重女权,反对封建旧俗。《晨光》与《人格》同为四开石印小报,每月一期。后又办石印刊物《芳辰》,以发表文学作品为主,并介绍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的作品。同年,开江县立小学创办石印《学友会刊》,主编王元善(1893—1971),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观念,不及一年被迫停刊。

1926年上半年,曾担任达县县委宣传部长的张鲤庭同戴治安与达县中学学生张端绪(张爱萍)、魏传统、王荣澍、于民声以及绥属联中学生张元昌、王波等,在县达中组织成立“烂漫社”,同时创办《烂漫旬刊》。“烂漫社”,以研
究革命理论和进步文学为宗旨,团结进步青年为宣传反帝、反封建、反军阀而展开活动。文学社刊物《烂漫旬刊》在每月上、中、下旬出刊,以校内发行为主。至1926年底,在“烂漫社”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团结了更多进步青年,“烂漫社”和《烂漫旬刊》随之终结.

1926年7月,陈仲宏(陈毅)以国民革命军林翼如旅党代表的身份来达县城,接见了“绥属联中”和“县达中”的张元昌、张爱萍、牟永正、田闻蝉等十余名进步学生代表。在其指导下,进步学生在达城秘密成立了“革命文学研究社”。随后陈仲宏受学界邀请,做了《青年革命文学之使命》的演讲。1926年曾任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向导》校对的大竹籍青年王子若(1904—1951)等发起,在广州创办不定期、32开小型刊物《大竹青年》,发至广州、武汉、大竹等地传阅。内容为宣传反帝反封建和新三民主义,评论时局、分析国情。因时局恶化,1927年7月停刊。1926年12月22日,中共四川省委军事委员刘伯承亲率国民革命军顺泸起义军一、二、三路军和学生军,自顺庆(南充)抵开江县城整训,以演讲、书刊、教职工唱革命歌曲、演文明戏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传播革命文化。又到开江各地散发《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即“新三民主义”)《社会发展简史》、《向导》、《列宁》、《觉悟》、《十月革命的火焰》等书刊3000余册。宣传部还多次召集《晨光》、《人格》、《芳辰》、《学友》等刊物编辑开会,指导其办刊。

1927年9月,部队由开江向湖北转移。1927年11月,中共党员、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宣传队员、随军记者邓江镇(1908—1961),在“七·一五”反革
命政变后回到故乡江口镇(1948年开始设为平昌县),秘密联络江口高等小学堂学生刘世英、张俊杰等人,创办《灯笼火把报》,油印三日刊,张贴于江口镇街头巷尾、渡口码头,每逢一、四、七赶场日出刊,故又名《赶场天》。该报宣传土地革命,号召群众起来推翻军阀田颂尧的反动统治,打倒盘踞在江口镇的邓、彭、廖三大黑恶势力。江口镇群众的抗丁、抗粮、抗捐斗争得以发展,农民多次组织起来,大白天打着灯笼火把上街游行示威。巴中县政府于同年12月17日派兵一个连到江口镇查封该报。主编邓江镇转移至佛楼、清江、兴文、澌岸、兰草等场镇,与苟寿南(1885———1949)等一起继续办报,发动群众起来同军阀、反动政府作斗争,又编辑反映土地革命形势和农民悲惨生活的小册子《一声雷》,散发到巴中、通江、达县一带。1928年春,官方缉捕更紧,邓江镇转移至重庆,《灯笼火把报》随之停办。又与邓鳌溪等人创办以巴中城北宕梁山为名的《宕梁旬刊》,寄发巴中一带传阅。

1928年10月,宋夏新(1886—1968)在宣汉中学创办《野火》小报,以宣传新文化思想、反帝反封建抨击时弊为内容,至1929年油印出版3期后被迫停刊。1929年秋,中共宣汉特支成员向文成、王化肃、金戢声,在开江中学组织进步青年成立“新文艺研究会”,出版《荆棘》油印半月刊。

1932年夏,渠县进步青年龚仪宣、夏白、周孟基等在渠县城发起组织“促进读书会”,次年创办会刊《促进月刊》。1932年冬,宣汉县老君塘出版了八开不定期油印小报《战鼓》,主编杨克明为中共梁山(梁平)中心临委负责人。王维舟、郭代林为编辑,报纸以宣传马列主义、党的土地革命的方针政策,报导川东游击军和各地党组织活动,揭露军阀豪绅的罪恶为宗旨,通过党的地下交通员秘密散发到宣汉、达县、万源、城口、开江、梁山一带传阅、张贴,该报先后出版10余期,出版地点后来迁往达县的蒲家、罗江等地,1933年10月停刊。

THE END
打赏
海报
1919—1949:川东革命老区的红色报刊
摘要:川东革命老区在1919—1949这一国民党统治时期,发生过如火如荼、史无前例的革命文化活动,它是川东革命斗争史、地方文化史上极不寻常、彪炳千古的独特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