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学校教材问题

关于平民学校教材问题,可分为两方面来讲:一、关于历史方面,即平校教材编辑经过情形;二、关于计划方面,平校教材搜集进行情形。

晏阳初(左)和平教会同事在定县
晏阳初(左)和平教会同事在定县

前次讲平教进行史时,曾经说明,中国平教运动之萌芽,是从旅法华工之识字教育始。其时因不识字工人居90%以上,故最先着手者,厥为识字教育。时在法国难觅适当教材,即欲自行编辑,亦苦无材料可供参考,勉强搜罗,得600字课通俗教育读本一书,以之教授工人,颇觉枯燥无味。其编辑方法,系于一课之内,各提10个生字,连缀生熟字,作成10句。姑不问此种生字有何根据,是否适合平民日常必需之用,但各句独立漠不相关,读者仅明一字之用,不能得全文之意,偏重实质,轻于形式,殊欠适当!兹列该书第十五课全文如下,以供参考:

全 全才不多见
求 求人不如求己
作 作事不可不信
信 我父今日有信至
安 民安官亦安
政 政美民亦美
美 君子必成人之美
其 作事必求其成
再 春光一去不再来
君 我方见君自山西来

全书后半附录关于卫生、伦理、修身、正俗、爱国、地文、信函等,各类短篇论文,用意颇佳,惜用文言,平民多不了解。

600字课试验失败后,决定自行编辑,请傅葆琛先生主其事。选择普通浅近之字,分类编成600字韵言。如“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六七八九十,上下至古今”。虽无意义,因能协韵,读者易于上齿,较诸600字课,实觉便于教学。继600字韵言之读物,为通俗新知识课本,共100课,分天文、地理、历史、实业、尺牍、科学、卫生、修身、爱国及中外名人故事等。每课中除600字韵言中已见过之字外,另加入实用简易之字约十数,并标于课文之后,以便学者注意。此种编辑方法及教材极合华工心理与程度,故收效颇著。继由余担任编辑驻法《华工周报》,采择世界新闻、公民常识、道德、卫生等以为材料,专供已受识字教育华工阅读,赓续三年,成效亦有可观。回国后,本此经验,仍努力于平教之工作,曾费一年有半时间,亲到各省区调查平教教材,结果毫无所得。盖凡创设平教之省区,多利用现有教材,以供教学,所列课程,更为错杂。

有以国民学校课程,全部列入,甚有以英文加于平校者。总之,以前各省平校多由中等以上学校之学生主持,彼等正在求学时代,服务时间有限,且未受专门训练,对于平校,徒具一片热心,至于目标教具、教学方法、教材选择等种种重要问题,均无切实的具体的研究。与吾人理想之平民教育,相去甚远!

余经此次调查之后,觉平校运动工具之刻不容缓,尤以课本为先决问题,乃留上海从事编辑,以主观方法,于字典上选择关于平民日常应用必需之文字千余,编成千字课,分上下两册,于民国十一年由上海青年协会出版。其后屡经长沙、南京、武昌、烟台、杭州各处之试验,内容及册数,均随所得之经验逐渐改良。

初出版之千字课,系选一单字,将日用常需之字义,附注其下。如一“了”字,其下附以“完了”“了结”“了解”及“不得了”等。此亦不脱字典窠臼,觉其不当,改为一课之内,限选十余生字,将生熟字,缀成课文,使平民学校教材问题读者知字之用法及全文之意,较诸专授断片字义,已觉进步。又一课之内,仅有文字不能引起初学者之兴味,为引起读者兴趣,及便于介绍课文起见,每课之内加入插画,其顺序为单字、课文、插画;后改为先单字,次插画,后课文;最近又将顺序更改,一插画,二课文,三单字,依此排列。经多次试验,觉其可用,至今沿之。又教授平民识字固为重要,若仅能读而不能写,又属无用,以汉字笔画之繁难,平民学习颇不易,故拟将单字笔画多者,改用通行之简写法。如以ㄌ代钱、央代興、体代體等等。

此法实行后,大遭社会非议,谓简写字近日社会尚未通行,如以ㄌ代钱,即使平校毕业优等生,亦不识钱辅之所在。此种言论,颇有采取之价值,修改时将正体附于简体之下,但怀疑之者,尚有人在。故又以正体居先,简体居后。此外吾国文字,读音最难,一字一音,未经传授,不能自读。平民卒业平校,充其量不过识千余文字,倘遇千字以外之生字,又不能自读,平教拟用注音字母为读音自教之工具,每生字右旁,加以注音。惟统一国音之运动,尚未普遍,平校教师,多数不能传授注音,中国幅员广大,各地方语音不同,平民学习国音,无生活上应用之需要,及教一生字同时须教简体及注音,对于时间极不经济。学生对于一字,须费三番工夫,大感困难,故最后本会编辑之平民千字课内,将简体及注音一概取消。总之,《平民千字课》,经多次修正,以今日论,内容缺点尚多,举其大者,字数是否千字已足平民之应用?所选文字,是否适合于平民日常生活所必需?教材选取,是否相宜?分量支配,是否适度?均未经科学方法加以精密研究,不能断定,若以应暂时之急需,则可谓其已达完善之域,且有待于改良也。

THE END
打赏
海报
平民学校教材问题
关于平民学校教材问题,可分为两方面来讲:一、关于历史方面,即平校教材编辑经过情形;二、关于计划方面,平校教材搜集进行情形。 晏阳初(左)和平教会同事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