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梁永镇的历史汇聚
追溯梁永古镇,鼎盛于中唐以前(先秦巴人群居,后汉巴族賨人各姓伙聚。固有两溪一坝中三建梁大县之史),建于明万历年间(观音寺、莲花寺、驷马桥的相继修建,渠流开通,依山傍水连接穿巷子扩建场镇,三宫两庙、风火墙等续建),兴于民国(茶馆、酒肆、商店、作坊等兴隆,每逢当场天,小商小贩吆喝不断,水旱码头一派繁忙,背老二、生意人、搬运工川流不息,建置梁三双,区苏维埃设在“程氏宗祠”,“列宁小学”创办,青年人踊跃参加红军,全民捐资,修建义学),旺于当今(绿水青山,物丰民安,乡村振兴,乐在今天)。
水运繁忙。巴河、恩阳河、鳌溪河汇于三江,船运集中古镇梁永,顺流直下平昌、合川、重庆;重庆、平昌货物逆流直上梁永,分运巴州、恩阳。每年汛期,洪水暴涨,早已准备好送往合川、重庆的大批木材和大的木料堆砌码头沿岸,人们将大木料扎成牢固木筏,商贾又将采购各地大型木刻、木雕、石刻、石雕放在各大木筏之上,木筏上搭一草棚遮雨休息,还可搭乘少许难民,顺水直下合川、重庆。每个木筏上,熟练的驾长带着四名水手,驾长在后掌舵,不断地吆喝前方水手搬艄,调整方向,利用洪水浮力、冲力,安全、平稳行驶中流,快速直下,无阻无挡,上午出发,下午四五点即到。
陆路通畅。四条官道、商道畅通各地,一条经驷马桥分上鼎山、玉山;一条经矮墩子或高墩子过李家坝上三江直至巴州;一条经小梁湾分上烟长坡卡门、白家匾卡门到曾口、龙神殿;一条上铜鼓山分到蚕婆垭、广林、莲山。
梁永古镇,观音圣母居观音寺莲花之上,左手青龙潜变九包(圆堡子包、松林包、后湾包、黄梁树包、新祠堂包、大院子后包、转包坟包、老祠堂竹林包、莲花寺木灵包)自圆堡子至木灵包排列整齐,从大到小;右手猫儿梁红虎崖上龙女九姐妹化作九丘(九节),自虾爬沟至大桠豁,从小到大,昂头回首。构成一幅“双龙朝圣”画卷:
青龙嘴下九包列队参观音;红虎崖上九丘叩首拜圣母。
今日梁永,人杰地灵;三桥飞架,驷马腾飞。青龙九龙,双龙朝圣;新村密布,一派繁荣。梁大梁广,置县永铭;莲花社区,高楼林立。广林连山,斑竹耸翠;铜鼓擂动,鹦鹉和鸣。金浪击拍,歌舞升平;乡村振兴,宏福堂庭。
(梁永镇中心小学退休教师 程仕清,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