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捷步圜(yuán)桥 跻身槐市

《李琛碑志》记载李琛年幼“初习孔孟,赋性明达,才智过人”,这为他日后捷步圜桥、跻身槐市,获取“监生”功名打下了基础。加之清政府允许移民子弟在川参加科举考试,李琛获取“监生”功名也是迟早之事。

月宫硐(安怀硐)
月宫硐(安怀硐)

国子监教育以儒学为主。明初,国子监尚有算术、书法、律令、礼仪、习射、音乐,以后逐渐废除。到了清代,国子监教学内容就变成了纯粹的科举考试训练,采用的是应试教育,教育的重点偏重于科举和考职,所以入国子监读书亦为“科举之一途”。

按商衍鎏“沿及嘉、道,浸失旧规,道光末年诏整饬南学,住学者百余人,卒因隳颓已久,迄难振作。咸丰军兴,岁费折发,章程亦屡变更。同治初元,以国学专课文艺,无裨实学……”的说法,清中晚期,国子监弊端丛生,形同虚设,监生“末造益滥”“为人轻视”,徒有虚名,故光绪三十一年(1905)裁撤国子监。

李琛系乾隆末期监生,想必那时的国子监及监生还不至于像嘉(庆)、道(光)后那么糟糕。另外,李琛“监生”功名是通过正规途径考取(各省学政考取以贡太学)还是通过输银捐纳,今天已不可考。无论是考取还是捐纳,“监生”功名成为李琛日后人际交往的一张名片,也是他跻身地方社会精英阶层的通行证。

乾隆六十年(1795)秋,蒲家坪李氏宗祠告竣,时署理南江知县、前任阆中知县的广东增城籍进士姚玉麟,特地为李氏宗祠牌坊题“山高水长”四字,同时题“给国子监太学生李琛立”,并撰联“筑室傍龙门,门迎北阙彤云近;结庐续蒲涧,涧绕南山紫气临。”试想,如果李琛不是监生,就不可能与姚玉麟交往,哪怕姚玉麟当时仅仅只是署理知县(“署理”即“暂代”,与“代理”又有差别。“署理”通常因本官接受差遣或因病等其他原因,以及当事官调遣别地,替代官还未任命,需临时委托别的官员暂代事务。署理官职权与实任官职权基本相同),李琛也无机会与之套近乎;如果李琛不是监生,姚玉麟也不会与之交往并于李氏宗祠告竣时题字撰联。看来,在地方治理上,地方官依靠贤达、士绅等地方精英阶层凝固人心,维护社会稳定,贤达、士绅依靠地方官抬高自身地位,他们互相依赖、仰仗并非妄说,《李琛碑志》记载李琛“治则出入琴堂,常缔交于邑宰;乱则往来军营,屡接见于夫公”也并非虚言,且在李琛日后的人际交往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李琛墓碑上有一联云:“槐市硕人亭亭拔俗,圜桥俊品落落不群。”上联中的“槐市”本西汉读书人在长安聚会之处,因其地多槐而得名,后代指学宫、学社,“硕人”代指贤德之人。下联中的“圜桥”亦代指国子监。古代太学周围环水,有四门,以桥通,桥名“圜桥”(“圜”与“圆”同)。“俊品”即高雅之辈。此联除了溢美,也是当地人对李琛监生身份的高度认同。

One thought on “监生李琛”
  1. 监生,即国子监肄业诸生。国子监简称“国学”,是明、清两朝监学统一的中央官学最高管理机构和国家最高学府,隶属礼部。国子监诸生亦名“国学生”;隋以前称“太学”,故监生又雅称“太学生”。入国子监读书的诸生,多由各省学政考取以贡太学,是科举之一途。诸生之中,有贡生(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也有输银捐纳的生员及八旗官学生。凡入监者都发给印照(证明身份的执照或凭证,类似学生证)。贡生等在国子监“六堂”(率性堂、修道堂、诚心堂、正义堂、崇志堂、广业堂)学习,官学生在八旗官学学习。贡生等生员在“六堂”学习时间半年至三年不等,官学生在八旗官学学习时间十年。乾隆以前,国子监考课綦严。学习期满,视其成绩分别选用。顺治年间考上等者,分别用通判、知县。康熙年间考上等者,分别录用州同、州判、县丞、主簿、吏目;成绩差者,咨回本籍,另谋差使。乾隆前,选入国子监者必须是生员(秀才),并且是学行优良的生员。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科进士(该科探花)商衍鎏说:“近人视监生在生员下,不知昔日由生员始可选贡入监为监生,其资格实在生员之上耳。”论及监生的考课、任用及国子监后来的情况,商衍鎏说:“特以日久管理不严,六堂废弛,内班(国子监诸生分内、外班——引者注,下同)肄业生率散处,遇堂期、季考、月课始一齐集,外班生之无考成并不咨部考试用官者,更如同虚设矣。”“沿及嘉、道,浸失旧规,道光末年诏整饬南学(雍正九年后,新建学社毗连国子监街南,故名“南学”),住学者百余人,卒因隳颓已久,迄难振作。咸丰军兴,岁费折发,章程亦屡变更。同治初元,以国学专课文艺,无裨实学……光绪二年,许各省举人入监,曰‘举监’。其后,无论举人、贡监生,凡非正印官未投供、举贡未传到教习均得入监,以广裁成。唯是既无奖励劝惩,亦不考试授官,大都循行故事,入监读书者仍复寥寥无几。且监生可以捐纳,始于明景泰中,至清而更盛行,末造益滥。因此,监生之名多为捐纳以应乡试与求官之用,并不务学,为人轻视,实与往制迥不相侔者矣。”(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一章《童生之考试,生员及生员系内之各种考试》第三节《廪生、增生、监生》,故宫出版社,2014年4月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