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经方诗赋碑序据

王经方秉政之余,吟诗作赋,咳唾成珠,“著有《宦游草》”,然似未曾刊诸枣梨,殊为可惜。今将《(道光)南江县志》《(民国)南江县志》《(康熙)鼎湖山志》《(乾隆)望江县志》中刊载的诗赋碑序收录于此,计诗18首,辞赋、碑记、序言各1篇。其写景记事状物抒怀之文采风流,可见一斑。

集州怀古
南江古集州卫

其一

公山,今县治,一名白鹿山,形如公字,张真人飞升处。
公山山上遍秋风,荒署凄其落照红。
问说仙家乘白鹿,至今石岸伴飞鸿。

其二

几水,回绕县前,形如几字,故名。
隐几闲卧五经秋,宦迹飘蓬似浪游。
此日坐深流水上,几回垂钓看沉浮。

其三

菖蒲涧,县东二里,有唐人诗句。
菖蒲幽涧水潺湲,有个闲吟大历间。
我亦东郊寻故事,留连此地不知还。

其四

鹰嘴山,一名凤喙,县北二里。
秋隼应难与凤齐,喙余须共少陵题。
啣来丹诏知何日,犹带昭阳玉露啼。

其五

三角山,去县五十里,萧相追韩淮阴过此,下有水龙洞,洞内潮水,不时泛涨。
丰沛功名未是难,酂侯先着在追韩。
水龙洞口时时涨,疑是英雄泪不干。

其六

天榜山,县西南二里,县庠为面壁,形可挂榜。
不向尼山即面墙,桂花香处榜初张。
玉蟾有分留题字,许共巴流一色长。

其七

米仓山,一名大巴,县北八十里,后汉张桓侯过取平城,时为隘口。
可是量沙夜唱来,胡然猛将阵云开。
苦教煮石供储饷,笑煞曹家渴望梅。

其八

光麽山,县北八十里,其山高有二十里许,绝顶有老君炼丹处,今草木不生,产药材,凡人上此山者,亦有定数。
三昧缘何火未除,至今春雨草全虚。
万寻不碍清空处,定有当年访道书。

招徕

中泽哀鸿次第回,祁寒暑雨见心裁。
可知三代多遗直,闻道遐陬尽子来。

课士

纷披桃李绕东墙,乍见成蹊八月芳。
不信比来都□美,贤书早已姓名香。
癸亥补行乡试,有中式岳尔翼

修序

宫墙万仞总莓苔,独揭家囊构讲台。
庙貌灵光堪仿佛,巴江春水泮池来。

劝农

青畴麦浪压东风,犹见耕犁夕照红。
近日庭闲无个事,漫携壶酒飨村农。

从汉中取径南江因为短述

樊(攀)林渡涧只啼乌,绝迹村烟山径迂。
每拟相如窥世业,胡为阮籍泣穷途。
人藏深谷烦招抚,虎啸巉岩问有无。
欲绘流离难着笔,不胜感慨共长吁。

宿九隆寺始见南江父老漫述

蓝蓝缕缕白头翁,稽首开言眼欲红。
道是圣恩简令到,因而躬叩出山中。
慰劳转展方辞去,指点分岐(歧)此路通。
只为乱离民未复,于垣何日集飞鸿。

署中述怀

悲吟陟岵句,成就感元方。
春梦归庐井,秋云隔雁行。
天涯怀尺素,拘束是官常。
喜得庭闲寂,月明到粉墙。

九月朔初度述怀

揆辰九月逢初朔,民瘼经心心更忧。
不意荒残竟若此,生来抱负竟何酬。
行囊尽可需晨夕,征饷何嫌自点筹。
起视闾阎咸色喜,一时颂祷遍山丘。

锦屏山

秋风吹动蜀江城,孤屿江边看月明。
闻道仙家常驻足,也知骚客有闲评。
枫凝夜色如机锦,翠染山容似画屏。
不是宦途羁我迹,时来酩酊卧三更。

大巴山行

三巴之地此其一,中有山兮夸崒嵂。
行入乍道日影斜,东山不见西山日。
凿山跨(刳)木半山腰,下有汛流乱石漂。
猿狐睹此胆且落,何况牧童窥采樵?
采樵□□人烟少,手持斧柯频频眇。
其中亦有莽丈夫,拔□□虎山之窨。
其如蜀虎畏强梁,远避深嵓声不扬。
伊人刚猛无委曲,怒气忡然目大张。
此山直接汉中道,此人徒自英雄老。
君不见宇宙是无涯,多少胸襟负怀抱。

小巫山赋(一名《十二峰并序》)

https://www.sharexbar.com/post/8905

重建卧冰池兴孝亭记

https://www.sharexbar.com/post/89498

《鼎湖山志》序

https://www.sharexbar.com/post/89499

(作者:何志平)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