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清音(恩阳)
恩阳清音,发源于成都,成型于民国,成熟于50年代,恢复于80年代,传承至今。清音早期称“唱小曲”或“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被称为“唱月琴”或“唱琵琶”,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定名为“四川清音”。清音用四川方言演唱,流行于四川各地及长江沿岸的水陆码头。四川清音是由明、清的时调小曲及四川民歌发展而成。音乐十分丰富,计有100 多支曲牌。如《昭君出塞》、《尼姑下山》《断桥》《黛玉焚稿》《放风筝》,现代曲目有《布谷鸟儿咕咕叫》《六月六》《秋江》《绣荷色》《黄继光》《赶花会》等等。
四川清音音乐唱腔结构分曲牌和板腔两类。板腔类又有“汉调”和“反西皮”两种。清音的音乐曲调,分大调、曲牌、小调3类。大调有8个,即〔勾调〕〔马头调〕〔寄生调〕〔荡调〕〔背工调〕〔月调〕〔反西皮调〕〔滩簧调〕。曲牌有〔半边月〕〔平板〕〔夺子〕〔叠断桥〕〔罗江怨〕等;小调有〔鲜花调〕〔玉娥郎〕〔四季调〕等。音乐结构有曲牌联套体、板式变化体和单曲体3种。 流传至今有8个大调、100余支小调,唱段200多支。大调多以故事传说为主,小调多采用四川流行的山歌、民歌等曲调演唱。
传统的演唱方式为坐唱,即摆上一或两张八仙桌,演唱者面对听客正面而坐,主唱者居中(多数为女艺人),琴师坐在主唱者的左右两边,月琴、琵琶或三弦在左面,碗碗琴、二胡或小胡琴在右面。五六十年代,四川清音进入剧场,坐唱的形式逐渐被站唱所取代。改为演员自己敲击竹节鼓打板演唱,配以小乐队伴奏,乐器有琵琶、高胡、二胡、中胡等。
THE END
0
打赏
海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清音(恩阳)
恩阳清音,发源于成都,成型于民国,成熟于50年代,恢复于80年代,传承至今。清音早期称“唱小曲”或“唱小调”,又因演唱时艺人自弹月琴或琵琶,被称为“唱月琴”……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