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址
恩阳区三河场镇一带
二、制作工艺
三河场镇一带的农民一直有种植沙参的习惯,所以不少家庭都会做沙参泥。做好一道纯美味可口的沙参泥至少需要两天。简单来说,主要分为四大步骤:将沙参浸泡,而后经过高温蒸熟,再碾磨成粉,最后是加料炒熟。
(一)浸泡
挑选品相上好的干沙参(年代不要太长),选好的沙参需要用冷水浸泡两天。
(二)高温蒸熟
经过两天的浸泡,沙参在上锅蒸上4个小时
(三)碾磨成粉
此的沙参已经比较柔软,然后用机器将沙参碾磨成分。洁白的沙参粉和面粉差不多,但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中药香气。
(四)加料炒熟
传统的做法中,备好的沙参粉再放入高温的猪板油中炒,现在偶尔也使用清油,最后再放入白糖一起翻炒。一个小时后,一份沙参泥就做好了,洒上少许枸杞,白中透红。
三、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儿子参军前,都会从地里挖来新鲜的沙参,用常见的猪板油混炒,给参军儿子践行,希望他在战场上英勇杀敌,抗战胜利后,当地还保留着这道风俗,每当家里有孩子要参军时,家人也定会做一道沙参泥,它象征着平安,成功。
四、荣誉
沙参泥先后被评为“恩阳特色川菜”和“巴中十大名小吃”,其中在评选巴中十大名小吃时,沙参泥更是得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