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秀才,民国高小教师赵德斋授历史课时讲,系隋文帝时靠山王杨林奉诏征通江南城,路过此地宿尊大路两旁各列巨石一墩,成“凹凸”二形交接,凸入凹中,如口含物。此地有一条河,成“之”字形,此河两边的大山朝河倾斜而下,成包抄状,顾名思义“芝苞口”。

明清时代,现辖区一部属四川省保宁府通江县麻坝里麻四甲辖,一部属四川省绥远府长宁里八甲辖。
民国初期,现辖区一部属通江县洪口区辖,一部属平昌县镇龙乡辖。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一部进驻芝苞龙家坪何家大院子,建立芝苞乡苏维埃人民政府。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实行联保制,建立芝苞联保处。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成立芝苞乡公所。
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划政建乡。
1958年9月成立芝苞人民公社。
1967年,易名东升公社。
1984年2月改公社为乡。
2004年撤区并乡,原俞家河乡并入芝苞乡辖。
2020年,撤销芝苞乡,并入唱歌镇。
陈玉章,男,清代秀才,民国名医,不但文章写得好,书法横溢,而且撰写的碑文编辑整个芝苞辖区,治疗疾病无数。
熊一德,熊正国,两人系父子关系,金顶村熊家坡人,清代武将,被皇帝赐封为“忠勇郎”
民国二五年至二十六年(1936—-1937年)俗称“丙马丁丑年“,连年大旱,数月无雨,无栽无收,辖区内逃荒讨饭者成群结队,饿死者倒在路旁,惨不忍睹。2007年7月5日,从凌晨5点下暴雨至下午5点30分,芝苞口河水猛涨,导致辖区内房屋严重受损58户,特别是街道居民不少商户被洪水淹没,损失惨重。2010年7月17 日,天降大暴雨,山洪暴发,平地起水,芝苞口河流波涛汹涌,造成辖区内冲毁水稻1009亩,玉米463亩,红薯280亩,杂粮199亩。路基路面损毁20.6千米,断道63.5千米,塌方10010方,冲垮山坪塘12座,微水池8口,渠汇14730米。房屋一般受损227户,严重受损41户(俗称7.17特大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