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字水”命名溯源

《明史卷四三·地理志四·四川》“保宁府巴州”条:“东北有小巴山,与汉中大巴山接,巴江水出焉。经州东南,分为三,下流至合州入嘉陵江。南有清水江,流合巴江。”又“南江”条:“南有难江,源出南郑县米仓山,下流入巴江。”

湘人严如熤著、道光初年成书的《三省边防备览》卷五《水道》:“巴江源出南江县巴山。东源自贵门关,西源自分水岭。至南江县会流南下,纳南境沙河子、李家寨代罗观诸水,行一百八十里至巴州城东,又东南行至曾口恩阳河(“曾口”误,应为“三江”),纳石人河、古溪、黄柏溪诸水,西来注之。东南至澌安陀(今名“澌岸沱”),黑山溪东来注之。又东南至江口镇,与通江诸水相合。”

《(道光)巴州志》卷首《巴江水道原流图》:“州水有三派:其自蟒潭河入者,北水,即古渝水也;自木门入者,清水也;自通巴河入者,巴水也。三水会于江口镇,合而为巴江,众流皆附之,以达于渠河。源远流长,有自来矣。”该志卷一《地理志·山川》“北水”条:“即古渝水也,今之谓‘巴江’,盖因州得名。发源于南江县东北之小巴山。……北水至此入州境……又南流三十里至枣林场,又南流三十里过小北龛(今名“大佛寺”),又南流十五里至州城西观音岩(即柳津溪口,今柳津桥南端),折而北绕望王山下,循红岩转而东,分而复合为中坝(檬子河、新溪河在此汇入,新溪河今名“后河”),至青岩〔又名“石长鼻”〕(塔子山临河山坡),此环城之水也。”

“循红岩转而东”——红岩又名“红崖子”。《(道光)巴州志》卷一《地理志·山川》“红岩子”条:“在州北隔江岸上。壁立数十丈,下临巴江。土色红赤,故名。”《(民国)巴中县志》第一编《土地志·疆域(附形胜)》载为“红崖子”。“红崖晚照”曾是“巴州十景”之一。近年修滨河路,治理护坡,赤色崖壁已被混凝土覆盖,“红崖晚照”奇景不复再现。

《清史稿卷六十九·志四十四·地理十六·四川》“保宁府巴州”条:“……巴江源出大巴山,自南江入,径州东南入达县。”又“南江”条:“……巴江即宕渠水,源出大巴山,径城东,又东南入巴州。难江,一名‘南屯河’,上流曰‘三溪河’,至两河口入巴江。”

从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中得知,“北水”是巴河最古老的称谓,也是文献将巴河称“北水”之始。以后,宋人乐史《太平寰宇记》、清人李元《蜀水经》等文献均以源出巴山南麓的难江(今南江)南流经巴州至渠县之水称“北水”。

《(道光)巴州志》卷一《地理志·山川》:“乐史《太平寰宇记》云:‘化成县北水,一名巴岭水,一名渝川水,一名宕渠水,西北自集州难江界流入。’按:北水即今州城外之正流。从前初未有‘巴水’之称,自《九域志》(即《元丰九域志》,北宋王存主编,曾肇、李德刍修撰)始言化成县有‘巴江’后,遂以南江派水源出小巴岭者当之。其实则古之渝水也。”

“自《九域志》始言化成县有‘巴江’后”,论者始以南江派水源出小巴山者当之,意即“北水”之名至北宋时期正式名“巴江”或“巴水”。其实在唐人诗文中早已将“北水”称“巴江”,也就是说,在唐代“北水”就改叫“巴江”了,并非之后的北宋时期始称“巴江”。如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巴州刺史的羊士谔在《早春对雨》一诗中写道:“千里巴江守,三年故国春。”(见《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二);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寓籍巴州的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张曙在《击瓯楼赋并序》中写道:“甲辰,窜身巴南,避许溃师。郡刺史甚欢,接眷。一日,登郡南楼,下临巴江。馔酒张乐,以相为娱。”

明清两代,乡邦文献均将巴河称“巴江”“巴水”,相沿不改,民国时期始有“巴河”称谓。1990年代末,省政府定名,自巴州城西大溪口以上河段名“南江”,大溪口以下至达州市渠县三汇镇河段名“巴河”,巴河称谓自此定名。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中“字水”命名溯源
巴河位于渠江上游,是渠江正源,也是巴中市的“母亲河”。 巴河从巴中市境流经达州市境后,进入广安市境,最后在重庆市合川区汇入嘉陵江,是嘉陵江左岸最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