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在通江的风流往事(与何氏女的故事)

何姓族长在建文皇帝走后,见小店母女俩不仅积蓄了一些钱财,又结识了一个落难的帝王,便想讹诈她们。敲诈钱财总得有个借口,便派人到姑娘家为他一位亲戚提亲事。姑娘终身已许于人,怎么又去答应他人呢?只得婉言推辞。族长见母女不允,便说:,“你孤儿寡母,作不得主,姑娘的婚事要由我这一族长作这个主。”这下可把母女俩难住了。老妈妈不得不将女儿的终身已许与人的事说了出来。族长一听,i,觉得有了把柄,哼了一声说:“女儿许亲,谁人为媒,谁人为证?我常听人讲门门风不正,今天你自己招认了,这事就得按我们何氏的家法处理。”

所谓家法,母女俩都知道,轻则毒打,重则致死。怎么办呢?母女俩懂得,族长之意不外是为了诈钱,便找人去向族长说情,结果数年的积蓄全都耗尽。为了这事,年老的妈妈一病不起,不久就与世长辞了。姑娘见妈妈去世了,未婚夫一去也元音信,眼下不仅家财一空,连名声也被说得一沓糊涂,一气之下,也悬梁自尽了。

建文皇帝在回朝廷的路上又遭朱棣追杀,于是又返回通江。到了通江,当他前往何氏母女家看望时,当地人告诉了何家的实情。建文皇帝悲痛已极。建文皇帝为何氏姑娘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并修起了高大雄伟的陵墓。陵墓外面是一座高大牌坊,里面是两进的一行大石山,四周是围墙。这陵墓后来被人们称做“姑娘坟”。建文皇帝还在城东门为何氏女建了一道高墙,墙上书写了“贞烈墙”三字,下面有一座六尺高的石碑,将何氏姑娘的身世镌刻于上。还请一人长期看护陵墓,在陵墓右侧专门为守墓人修了一幢长三问的房舍供他居住,又在墓地附近购置 5亩田产,作为守墓人的生活保障。

通江县的何氏宗族,也捐资在姑娘的墓地右侧修了一座观音阉,亦即全县何氏的清明会址,常住数名僧人,为姑娘念经守墓,直到新中国建立为止。(该庙一直被称之“娘娘庙”,庙前修一华表,高5米,设三门,中门石刻对联:“微水永著仪容杳;圣德昭彰遗迹留”橫扁是“皇恩宠赐”四个镏金大字。左右门联分别是:“ 水秀山明,山叠水,水叠坡,龙飞凤舞;物华天宝,天连物,物连根,玉砌金雕”和“贤媛贞静”及“流芳千古”两幅橫额。该庙1954年城市建设时被毀,实在令人挽惜。但如今城东的“南岭”,本来地处城东而被称之“南岭上”,就是因为皇帝金囗玉牙的“寄情南岭一枝春”而从此改称南岭,至今未变,也可以证实这一史亊。)

建文皇帝安葬了何氏姑娘后,悲愤交加,就离开南寺,到通江县境北边的五佛岩的五佛寺,真正当了和尚。后来,又流亡到了广元青川老庙的华严庵,住到寿终。

THE END
打赏
海报
建文帝在通江的风流往事(与何氏女的故事)
建文皇帝《明史》的《明史纪事本末》则只持“由地道出亡”一说。这千古之谜,也非我们一时半会可以解开的。诸位权当小说看吧。 朱允炆,朱元璋之孙,太子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