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千里巴山李家寨/穿云破雾从天来/万丈城郭拔地起/千层朝霞护悬岩/伸手能叩南天门/举步已上九霄台/何人封幅巧着色/武陵山水此地裁。
——这首流传于南江县长赤镇红四社区(原红四乡惠民村一组)的诗歌,描写的就是境内李家寨险峻的形势与秀丽的景致——伟岸雄奇、固若金汤。单就诗艺而言,蹩脚得很,毫无称道之处,我更愿意将它视为流传在当地的“顺口溜”。当初是哪个文人一时心血来潮即兴此作,业已无考。

李家寨又名“惠民寨”,坐落在孙家山尾部,长约660米,宽约120米,呈南北走向,北高南低,高差约50米,状如葫芦(当地居民胡义成说呈“船形”)。山顶为坡地,面积约79200平方米。四面绝壁,高出地面60至100米不等。依山建有北门和西门。北门毁于“文革”,现存西门有联云:“云烟皆翱墨凤起蛟腾,山水集金汤民安勿阜。”
清嘉庆二年(1797),白莲教徒攻陷南江县城,知县裘良骏迁县署于李家寨,在此侨治二十余年。嘉庆末道光初,县署方迁回原治(今南江县城大堂坝)。
嘉庆二十四年(1819)始任南江县教谕的丹棱(今乐山市丹棱县)籍拔贡彭晪(字松亭)在《重修南江文庙纪略》一文中,记录重修文庙经过的同时,也一并记载了迁治一事:
嘉庆戊午(即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引者注,下同),余馆成都时,叔井南(彭昭麟,字井南)任南江教谕。家人来往,备知贼匪罗其清、冉文俦等猖獗巴州,井南叔堵御方山坪。是岁,贼樊掌柜(即樊人杰)由秦入南江县,蹂躏地方,焚掠居民。邑侯裘(时任南江知县裘良骏)迁治于惠民寨,以保生灵。圣庙之毁败即在是年。……惠民寨因陋就简,聊为城邑二十余年,迄嘉庆戊寅(即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制军蒋(时任四川总督蒋攸铦)始勘城垣,饬罗令(时任代理知县罗德严)督修,雉堞、衙署焕然一新。而屡载秋收不时荒歉,南江元气固未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