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巴中是“川茶北运”的主要茶叶集散地之一
在明代,茶课的解运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官运茶课,即官设茶运所以组织课茶的运输。二是商运茶课,亦即民运茶课,包括茶户中的“大户运茶”,即所谓的“解茶大户”。
官运课茶是明初在商运尚未展开的情况下所采用的运茶形式。由于明代茶马贸易主要集中洮州(治今甘肃临潭)、河州(治今甘肃临夏)、西宁(治今青海西宁)三茶马司,而陕西仅汉中一府产茶,且产量有限,朝廷易马所需茶叶,主要由四川承担,官运课茶主要是将川茶运往洮、河、西宁三茶马司等西北地区。因此,明代的官运课茶主要是川茶北运。其路线主要有三:
一是保宁、夔州(治今奉节)茶叶解运陕西、西番诸卫;
二是部分夔茶、叙州茶及邛、雅茶叶解运雅州、碉门;三是灌县、安县等地茶叶解运松潘地区。
据《四川茶业史》记载:“明初保宁、夔州茶叶实行榷禁,茶农除向朝廷交纳课税外,允许自留一月的食茶,其余全由政府收购。政府调动军民夫役,将所收茶叶从川省越米仓山、大巴山运至陕西各茶马司易马。”[31]
据明陈子龙在《明经世文编·为修复茶马旧制第二疏》记载:洪武、永乐年间定例为:“三年一次,番人该纳差发马一万四千五十一匹,价茶先期于四川保宁等府约运一百万斤,赴西宁等茶马司收贮,内西宁茶马司收三十一万六千九百七十斤,河州茶马司收四十五万四千三十斤,洮河茶马司收二十二万九千斤……四川军民运赴陕西接界去处,交与陕西军夫,转运各茶马司交收。”[32]
永乐、宣德时期,鉴于川茶大量调陕,规定夔州、保宁茶叶均调保宁茶仓贮积,以便随时运陕易马之需。据刘淼在《明代茶业经济研究》中转引《明英宗实录》卷四三记载,正统三年(1348),兵部又以“陕西、甘肃等处征哨缺马”,请运官茶以备收马。经兵部、户部会议,“乃奏请于四川保宁府运茶一百万斤,赴陕西西宁等茶马司收贮”,[33]以备易马之用。
正统九年(1444)又规定,由保宁茶仓运至陕西褒城茶厂再加工。据《明会典·茶课》记载:“起倩四川军夫,给与口粮。将减半茶四十二万一千五百三十斤,陆续运赴陕西接界褒城县茶厂……成化十九年,令四川保宁等府茶课,每岁运十万斤至陜西接界交收,转运各茶司支用。”[34]
据申时行辑《明会典》记载,明初,川陕官茶皆“令有司收贮、于西蕃易马”,“凡中茶有引由,出茶地方有税,贮放有茶仓,巡茶有御史,分理有茶马司、茶课司,验茶有批验所”。[35]并“令四川成都、重庆、保宁三府及播州宣慰使司,各置茶仓贮茶,以待客商纳米中买,及与西蕃易马。各设官掌管……正统七年议准……令夔州茶课亦运赴保宁仓”。[36]
而保宁之茶仓则因地利而设在通江,清道光《通江县志·职官》记载:明洪武年间,设茶仓于县署左侧,“溁泽县举人薛逻任通江茶仓大使……”[37]
专事管理,以茶招商易马。
明向阁在《呈茶课》中陈述,是时保宁府一州三县茶课,经通江茶仓“岁编殷实十名,派夫三千名陆运,肩背七十余斤及竹包竹蔑三万有余,伐桑蒸杵万余”,“径运徽州,直抵甘州易马”。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则是,“诸臣所费不可胜纪,中间死于道路、毙于官刑者不少。递年编迁人户卖产鬻子不能赔完,征解之官百计严督论刻,朽木一空,官民坐家不敢申冤。又水运之处,经历七十二险滩,遭风失火难赔,以此财尽民穷,入西乡各处山林,向应啸聚……山险林深遽难剿灭”。[38]
《呈茶课》揭呈茶课积弊,因而得到朝廷批准,于嘉庆四十年(1561),保宁府的巴州、通江、南江、广元“茶课由征本色改征折色”,使茶农免除了长途运送茶叶肩挑背磨之苦。
川茶出通江茶仓北运的线路,古称“通茶要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四川壁州(今通江)到陕西洋州(今洋县),史称洋壁道。运往甘肃徽州的茶叶,从通江出发,走洋壁道,至陕西洋县——甘肃徽州(今徽县);另一条是从四川壁州(今通江)到陕西汉中,史称汉壁道。根据2015年蜀道申遗时,笔者参加对米仓古道考察的情况拟列于后,供参考:
①洋壁道线路一:通江县城—毛浴—瓦室—长胜—烟溪—永安—泥溪—长坪—两河口—陕西简池—镇巴—洋县。
②洋壁道线路二:通江县城—毛浴—瓦室—长胜—文胜—沙溪—洪口—澌波—万源竹峪—陕西简池—镇巴—洋县。
③汉壁道线路:通江县城—草池—涪阳—新场—青浴—板桥口—诺水河—陕西碑坝—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