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县梁永川剧团创建始末

 

1949年梁永解放。腊月间,解放军一个排经李家坝,过矮礅子,到猪市坝,朝天打了三枪,一列人整整齐齐进了梁永场。当时,街上冰封哑静,人都吓跑了。解放军先进乡公所。乡长黄林也跑了。唯梁永戏班的人没跑,天天唱戏,迎接解放军进驻梁永。解放军便住在程子良家(其家人早已逃跑)木楼上,还安了两道岗哨。程子良的木楼紧挨关帝庙戏楼,川剧班就在这儿演出,主供解放军观看。跑出去的人,听说街上在打锣唱戏,一波一波回来了,街道恢复了平常,一天比一天热闹。川剧为解放军在梁永开展工作营造了和谐、热烈的氛围。那些天,主要演唱的剧目是《穆桂英打雁》《杀狗惊妻》《二堂失放》《八件衣》等。解放军在木楼的吊脚楼看戏,宋队长带头拍巴巴掌。头几天晚上,宋队长在开演前还讲了话,战士们还散发了梁永解放的传单。这一两年,川剧班还经常到鼎山、玉山、三江口、曾口等地演出,一路唱红,邀请不断。

1951年1月,巴中文化馆组织县内13个川剧班、一个平剧社、还有“击壤居”“南薰逸韵社”及全县流散曲艺艺人联合建立“巴中县曲艺改进会”。“巴中县梁永乡曲艺改进会”的牌子,挂在现程建勇住所的房门上。樊升平任主任,带领大家继续演唱川剧,主要剧目《打狗劝夫》《八件衣》等。时年,骨干演员万文德(因是袍哥头目)被枪毙。“土改”中,李少初、王尔更、程永吉等划为地主,马万逊因故去了双凤。川剧班面临人去楼空的状况,但主任樊升平处变不惊,广纳才艺,培育新人,历时半年,排练出《四下河南》上下本,当场冷场都演,还到外地巡回演出。并且,自从有了这个戏班子,梁永热闹的氛围更上一层楼。特别是年头岁节,耍火龙、烧花儿、踩高脚、抬社伙、唱皮影等一系列文娱活动,都有他们的身影。

1959年1月,王豁然任梁永乡党委书记时,将万寿宫改建成戏院。戏楼上装修有厢房、化妆室、乐台。竣工时,请恩阳川剧团演员前来踩台(修缮后的第一场戏为“踩台”),演唱的是《烈火扬州》。

1959年6月,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排练了由张吉老师创作的现代川剧《红苕请客》,以参加曾口区文艺会演。《红苕请客》由四人演出,演员选自新华管理区(即现斑竹村、驷马村)农民。程宽吉饰红苕哥哥,程东吉饰小麦叔叔,程兵吉饰稻谷伯伯,程碧芳饰杂粮幺妹。参加调演后,该剧留在曾口排练了一个月,拟送县上会演。1960年2月3日至6日,全县群众文艺会演大会在县委大礼堂举行,这是本县历史上首次规模最大的群众文艺会演盛会。饰红苕哥哥、杂粮幺妹的梁永演员参加了县上演出,曾口区获锦旗一面。

1960年4月,王豁然筹措资金两千元,通过巩廷润(巩之兄时为河南郑州火车站书记)介绍,赴郑州买回全堂崭新的川剧道具(衣、袍、帽、鞋、蟒等)。亮台戏演的《八大锤》,剧情是岳飞精忠报国。当时三天一集日,逢场必演。开始售票,伍分钱一张。《八大锤》主要演员有夏叙荣、樊升平、苟中林、刘彦邦、程尧吉、刘宗银、邓召明、郭仕贵、蒲仁元、付克文等,乐台伴奏有马万逊、樊建俊、刘文华、李维孝、罗彦江、罗元友等。

1961年3月,梁永乡曲艺改进会原主任樊升平因“历史问题”,经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国营食堂的程志会担任梁永川剧班负责人。不久,夏叙荣(巴中川剧团畅叙科社太子会演员)全家迁梁永街道落户。为使其安居乐业,以促川剧事业发展,乡政府安排其家中二人在搬运社上班。在夏的得力指导下,戏班排练新的剧目《翠香记》《花田写扇》,连同《八大锤》《二堂失放》等,新培养的一批年轻演员也登台亮相,特别是女青年蒲俊元演《花田写扇》,一出场,观众哗的一声喝彩“哎呀!我的娘呃,真是美如天仙呀”,后来凡她所演的《翠香记》《失玉镯》《柜中缘》等折子戏,那扮相、那身段、那唱腔都无可挑剔,受到观众的喜爱与赞叹,其美好的形象在不少人的心中装了一辈子。

THE END
打赏
海报
巴中县梁永川剧团创建始末
巴中县梁永川剧班始创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追溯沧桑,说来话长。 早在明末清初,梁永街道就先后自上而下,修建了万寿宫、关帝庙、禹王宫、王爷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