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真是“湖广填四川”时来的吗?
二
“填”或“移”都是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中国自秦汉以后就开始“川填”和“填川”了。只清代这次“湖广填川”,是官方带有强制性的、有优惠策略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巴州老一代人,一问自己姓氏之源大都会说:听上几辈人说,我们都是“湖广填四川”或“麻城县孝感乡填川来的”“一些古碑和族谱上也都这么记载”。但奇怪的是四川那么多县志上都没有这样的记载,为什么?说明移民的来历和入川的人数不真实,也不敢写入清代的历史。
对很多人而言,“湖北省麻城县孝感乡”只是一个祖先从众、冒籍、依傍、抱团取暖而需要的地名。清初实际残存的土著四川人比传统的说法和记载要多得多。今天的四川巴州人(含平昌)或许有少数人身上还流淌着古巴人、蜀人后裔的血液。为证此言可信,我们先选几个在全国著名的姓氏(不排序)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宗谱之说
乾隆庚子年(1780)首修的《何氏宗谱》载明一代何礼(公元1368年前后)之子坟墓葬玄爷庙(今兰草镇梁铜村)左手大坟茔;二代季子何永通葬白岩坝(今澌岸镇娱乐村);三代何胜龙、胜虎、胜忠,分别葬玄爷庙、落山坪。到清代第一代祖何桂芳在落山坪建祠分派(与弟桂兴各立门派)时(清顺治元年)以六子分房,分别住巴中(州)独柏水音坝、顶(鼎)山坝、桃溪。根据白岩坝、小燕山、大元山等地情况看,今巴州区(含恩阳区)、平昌县的部分何姓,至少不是被张献忠或姚黄土暴子杀绝之族,而是因族广人众,才有修谱之举,那就更非“湖广填四川”来的。今天何姓人说是来自“湖广填四川”,也许是当时为享受“填四川”“优惠政策”的“冒籍”者或先为避逃战乱匿入深山、险地,后返原住地的“回迁户”或“插占户”。
光绪初年,今白衣吴氏来蜀先祖吴鸣琳(四弟兄,鸣珏、鸣球、鸣珍均先后来白衣居住,因白莲教乱,除鸣琳外全部返回江西留宜黄县潆溪乡),四川总督丁宝桢为吴父瑞圃撰碑序:“公家泽,字瑞圃,四川达县(1946年从达县析出归平昌)人,原籍江西宜黄县,父玉昭公(鸣琳)于乾隆年间游蜀娶张太夫人……”说明鸣琳兄弟来蜀也非“迁”“填”而来,而是“游蜀”来的。
巴州清江、曾口和平昌一些刘氏,按其《庆远堂宗谱》记载,来川始祖为继朴、继棠,是乾隆四十九年“迁徙”来蜀的,当时移民高潮已过。平昌云台入川始祖刘芳森,原籍江西省永新县中村。元末明初任江西省庐陵县(即今吉安县)令,由于刚明济物,后擢升四川北道保宁知府,任职数载,兢业清慎,因年耄耋遂告致官。屯住巴州从化乡(属今云台镇,但辖域比原云台区还大)中嘴梁,显然也不是“顺康填川”时来的。
《苟氏宗谱·巴中篇》记载:“落业始祖苟金志……居通江梨树桠,明末迁达州,后移居阆中。清初,金志公避难于巴州顶山后迁石羊山。”据此,今巴州、平昌、通江、南江、达川、万源、宣汉、阆中、仪陇、营山等地的苟姓中,十之八九都是这几支人的后裔,明确地界定了川东北一带苟姓不属“麻城县孝感乡填川”之说。《(道光)巴州志》还记载:“苟道炫,县东大井溪(今平昌县五木镇前锋村)人,明嘉靖丁卯年(1567)科进士,曾任平凉知府(今属甘肃)。九子入庠,孙天奇,乾隆甲午(1774)举人,任云南知县。”按古本《苟氏族谱》分支,至少说明今平昌响滩、坦溪、兰草、五木、笔山和巴州区羊凤一带的苟姓也绝不是“顺康”时移来的。
巴州亮垭子(原福申乡,今属平梁镇)《周氏族谱》记载:“先祖周福于明末清初时,从陕西岐山县迁入四川省通江县(今万源)竹峪关场团包寨埃山碥落业。生三子:一分迁今万源;一分迁今瓦子场;一于清乾隆年间迁今福申周家山,后生五子,除一子回迁老屋(竹峪关)外,其余皆居住本地和岳家等地,子孙衍繁十四代。”
周先生
吾爱巴中@周先生
匿名
小罗